孙道临在这部影片中,方显出燕京大学毕业生的本色。他把一个虽走南闯北却书生气十足,好像对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浑然不知,思想和感情总处于游移之中的知识分子刻画得入木三分。有人后来回忆孙道临,他是一个很“贵族化”的艺术家。孙道临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最爱的是白色的皮鞋、白色的裤子,穿上这些行头他看起来非常儒雅。他还爱听音乐,弹得一手好钢琴,爱听西洋乐,爱吃西餐。在圈内,他还有一个“孙大雨”的外号,那是因他在拍《家》时,在戏里老哭,“像下雨似的”。这些或许正是孙道临与肖涧秋的内在相通之处。
然而,这样的味道显然与当时的社会潮流不符。尽管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曾亲自动笔在剧本上改动了一百多处,但影片完成后审查时,仍被当局痛批。剧组被通知,一个镜头不要改,要把这部片子原封不动拿到全国公演,供批判用。《早春二月》于是以这种方式,在全国空前地传播开来。
随着影片的上演,尽管全国各大报纸每到星期天都有整版批判《早春二月》的文章,但孙道临的明星地位由此确立。据说,那时有成批的情书寄给孙道临,许多女影迷们守在上影厂门口为一睹他的丰采;而男影迷们,则纷纷以身着灰色长衫,披上一条豆绿色的 “肖式围巾”为时髦。
时代的一页翻过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百业陷于中断。等到上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电影事业开始复兴时,年过五旬的孙道临开始从表演向导演过渡,推出《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雷雨》《非常大总统》等影片,在80岁那年,还导演了传记电影《詹天佑》。但是中国的电影史已经翻过新的一页,文革后,影坛上已经是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在呼风唤雨;90年代,中国电影商业浪潮的兴起,更让孙道临这一代人不能适应。
一位孙道临的身边人回忆说:晚年的孙道临曾和张瑞芳、秦怡等老艺术家去外地参加某演出活动。组委会先将他们安排在包间休息,又让他们赶紧挪地方,换到大厅。孙道临当时调侃了一句,什么重量级的人物来了,对我们这个态度啊。后来得知是因为赵薇、刘德华等晚到的明星没地方休息。结果他还是很知趣地、静静走开了,但其实心灵上遭受了很大打击。
在1962年的时候,孙道临身居文化部评出的“全国22大影星”行列,他的照片被悬挂在各大电影院的观众休息厅中。这22位影星是:崔嵬、谢添、赵丹、张平、于洋、于蓝、谢芳、陈强、孙道临、白杨、张瑞芳、秦怡、上官云珠、王丹凤、祝希娟、李亚林、庞学勤、张圆、金迪、王心刚、田华、王晓棠。
虽然那个时代的明星,也有粉丝拥趸的追随捧场,但是在那个时代,明星们没有出场费,没有天文数字的额外片酬,他们和全国其他行业的职工一样,每月只拿不足百元的工资。在那个物质匮乏而强调理想和奉献的年代,他们把拍戏看作是“任务”。
如今,那个年代已经逝去,那个时代的明星们,离世者也过半数。 ★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