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木耳长山药
一千三百年前,秦王李世民奉命绵山建唐营。筵席上,他第一次尝到了爽口绵甜的绵山长山药,大为赞赏。度索原大败宋金刚后,凯旋回朝,携带了些绵山木耳和长山药,并按绵山风味制作,献给父王李渊,唐高祖金口一尝,立即钦为御膳。绵山木耳长山药顿时身价百倍。
主要功效:降脂补气,强身健体。
菜包绵山松仁脊]
“菜包绵山松仁脊”是名特风味。但能流传下来却和唐朝名将程咬金有关。1300多年前,程咬金率军征途中,想吃肉菜美餐一顿。随军厨师马上择菜切肉,不料敌情突发,做肉菜来不及了。厨师忙将白菜一卷,将松仁和肉填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程咬金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大获全胜。返绵山后就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大伙吃后赞不绝口。程咬金起名“菜包绵山松仁脊”。
主要特色:营养丰富,菜肉松仁,红白绿相间,味道独特。
翡翠八姑
“八姑”又名“拨股”、“剔尖”。提起“八姑”,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绵山谢雨,其妹世姑亦随同前往。不料世姑见绵山宛若仙境,即拜绵山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世姑在绵山一面修行,一面上山采药为村民看病。一日,她为冀家庄的一位婆婆配药,中午做饭和面时,面干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后和成了稀面。由于无法下锅,便顺手拿筷子向锅里拨去。老婆婆吃饭时,顺口问“这叫什么”,世姑答:“八姑”。从此,介休便有了八姑(拨股)这种面食,沿习至今。
兴地小米饭
田志超初到绵山,在光岩寺讲经说法时,看到兴地村的男女老幼都在地里忙着间谷,便率众僧前去帮忙。田志超法力无边,不一会就将几百亩谷子全部间完,大伙称田志超为“田善友”。秋后人们用小米熬粥,香甜可口,人们便称兴地小米为“香米”。民间流传有“兴(溪)地的水、圣乳泉的水,熬下的稀稀(粥)实在美!
松籽焖豆腐
唐朝时有位叫温魁的年轻人,家住绵山脚下南槐志。因官运不通,就做起豆腐生意来。唐初名将秦叔宝绵山屯兵时,有一次偶然听说温魁豆腐做的好,便令人买回和松籽焖着吃。这种吃法一传开,人们纷纷效仿。
猴头香菇
1300年前,徐茂功率军在绵山度索原与宋金刚作战,因连连得胜,百姓没有猪羊慰问,而是上山采集了许多猴头香菇送到唐营,一时香菇多得汔不了,徐茂功就命人将香菇晒干,食用时再用温水泡开,肉菜中炒入。
特点:味道鲜美,美容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