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小康》研究中心
及格线上的中国信用
一年前,《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2005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在发布的同时,《小康》写道: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
一年后,《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信用小康”状况再次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分,比上年的60.1分下降0.1个百分点。如所预言的那样,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没有改观,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2006~2007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政府公信力指数虽然微弱上扬,但仅刚刚及格,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53.1分,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处于下降趋势;中国个人信用指数为66分,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地方信用远低于中央
政府公信力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小康》联合唐楷对“政府信任程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但调查同时显示,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地方政府,认为很多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这大大影响了政府形象。政府信用的调查结果,反映出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远远不及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他们对政府有了好的国策,却缺乏好的实践不满。
但同时也有少数受访者表示了体谅,他们当中有人认为,中央政府的所有政策,都需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结果,所以不存在中央政府有信而地方政府失信的现象,只是在中国探索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的同时,打老鼠伤玉瓶易,寻万全之策难。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转变思想易,而改革的同时兼顾社会各种需求难。
但无论如何,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源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社会信用所需要的整个环境要由政府来提供,一旦政府不守信用,它对社会信用的损害将是致命的。
《小康》联合唐楷调查,“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请问您对他人、企业和政府的总体信任程度如何?”42.12%的受访者回答不太信任,31.18%的人回答非常不信任,21.72%的人认为一般,回答信任的仅有4.98%。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的整体信用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官员信用度最差,农民信用度最高
根据调查,65.9%的人对周边人的诚信程度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或一般,与上年基本持平,有34.1%的人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在分析很多人不诚信行为的原因时,有三分之二以上受访者认为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多数人还认为,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政府、企业都存在较为突出的信用问题,而个人作为社会生活的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人,政府、企业因政绩、利益等原因导致不诚信行为,必然会影响到这其中的个人信用。如果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氛围都缺乏诚信,普遍存在欺上瞒下、欺骗大众的行为,那么个人的信用程度也将深受其影响。
具体到每一个职业群体,信用又是不同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别!缎】怠吠弊隽恕白罱渤闲诺5个职业群体”与“信用最差的5个职业群体”的网上调查。信用最好的5个职业群体分别是:农民、军人、科学家、工人和农民工;信用最差的5个职业群体分别是: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保险从业人员、国企领导。
在政府官员之外,房地产开发商及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分别以57.37% 、34.51%的得票率位居信用最差群体第二位和第三位。这与目前居高不下的房价不无关系。受访者认为,房地产商哄抬房价以追求暴利,大多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这导致民众对该群体的整体社会评价过低。
国企领导以29.47%的得票率位居信用最差群体第五。今年以来,国企老总被“双规”的新闻层出不穷,安徽古井的王效金、贵州茅台的乔洪……人们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腐败问题依然担心,这些人的权力该如何去制约?如何避免国企领导为己牟利而非为职工谋利?又该如何警惕国企领导的“59岁现象”?
相比较而言,民营企业家的信用度虽然也并不很高,但却7倍于国企领导。在最诚信的职业群体调查中前者得票率为7.08%,后者仅为0.84%。
在《小康》职业信用调查中发现,信用与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及经济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令人感到意外。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被认为是信用度最高的群体。而医生与经济学家却被认为是信用度较差的群体。在布满体制沉疴的医疗卫生领域,社会对医生的群体性评价也达到了历史的低点。而经济学家呢,在效率与公平的两难中,他们遭受了颇多的非议,受访者说,不知道他们是“屁股决定脑袋”还是“脑袋决定屁股”。
企业信任度一直下滑
2006~2007年度民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仍在下降。影响民众对企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存在着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偷税漏税、骗取银行贷款等行为。调查中,有78.8%的受访者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而对于“虚假广告”方面,更是有高达81.1%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
企业直接相连消费者的左手与右手——产品与广告,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对象。城市居民中有句戏言:买什么就得成为什么专家。买房子,要成为房地产专家;装修,要成为建材专家;现在又出了“牙膏事件”,消费者买牙膏都要当专家了。
现在,中国产品的信用;丫拥搅斯,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不安全的负面报道频频见报,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食品的整体形象,中国食品安全在海外正遭遇信用;。
信用的建立是困难的,而毁掉只需瞬间。成熟的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失去信用等于死于社会。
在关于企业诚信与经济利益之间关系问题的调查中,有78.36%的受访者认为,在现有的企业信用环境影响下,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不讲诚信,仍然能获取到大量的利益;6.54%的人甚至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脱节,仅有15.1%的人仍然相信基本上只有讲诚信的企业才能获取经济利益。民众对企业信用的失望与悲观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企业失信行为的发生呢?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企业的失信在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企业利用法律空子”,所以解决的办法也就是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人类最大的危机将是信用的;H宋扌旁虿涣,企业无信则必被淘汰,而政府无信则权威必将受损。
(摘自《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