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31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31日发表文章,评述外国在华投资者对中国制造业看法的转变,现摘要如下:
最近几年,许多跨国公司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它们现在将中国及其巨大的新兴市场视为未来的科技中心。
本周,总部位于巴黎的经合组织(OECD)与中国研究者合作撰写的一篇论文证实了这一趋势。这份长长的论文是在北京一次会议上公布的。报告称:“在华外国投资者仅仅利用中国廉价制造业平台的时代已然结束!本献橹疲捌渥罾止鄣牟虏狻笔,外国研发投入如今约占中国全部企业研发投入的25%至30%。从这点来看,外资在华研发领域所占比例与在许多欧洲国家相当。
由于中国在移动通信和电脑制造方面的优势,跨国公司的研发重点集中在信息科技(IT)上。不过,这一范围也正扩大到其它领域,包括生物科技、药品和汽车。在中国已成立或宣布计划成立研究基地的企业包括通用电气、微软、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等。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对创新的关注,这些研发中心一直有利于为跨国公司获取良好的公共关系和政府关系。与中国公司一样,外国公司的很多工作最初都更多地集中在“开发”而非“研究”上,基础研究更是微乎其微。
经合组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点。接受研究人员调查的跨国公司表示,在为全球其它市场开发新的创意之前,许多研发中心最初都是用来根据中国市场需求改造现有产品。然而,这份调查还发现,这种情况正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中国视为真正的研究基地。
尽管经合组织称,很难找到有关这一趋势的可靠信息,但“坊间证据、公司调查和专家判断显示,这种趋势正在积聚力量,并有可能扩大”。
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以及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对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卖点,特别是在IT行业。例如,中国移动手机市场的规模和竞争力意味着,中国自然而然地拥有成为全球创新源泉的潜力。此外,与全球其它地区相比,雇用中国工程师的成本相对廉价。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外资企业完全是在跟踪中国的行业趋势。经合组织称,中国整体研发支出“自1995年以来,以每年19%的惊人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3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六!弊ɡ昵胧棵苛侥暝黾右槐丁T诠1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10年前的0.6%提高到了2005年的1.34%,增长了一倍。
但另一方面,尽管中国政府试图提升中国本土科技实力,但在斥巨资投资于中国真正的研发领域方面,外资企业面临许多与那些阻碍中国创新大致相同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