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的真正兴旺是从1979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以后开始的。当时国内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而紧挨香港的中英街却以免税街和价格优势成了国内闻名的购物天堂。这条只有200多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每天被前来购物的人流挤得水泄不通,一天少时四五万人,多时八九万人。人们肩扛手拎,洗衣粉、布料、手袋、化妆品……各种在内地紧俏的商品在这里都能买到,虽然挤得满身汗水,却也总能满载而归。
1979年初兴时小街日日川流不息
此后,随着内地生活水平提高,来中英街购物的目标从日常用品转为金银首饰。触觉敏锐的香港商人迅速将世界新潮金银首饰引进到中英街,漂亮的首饰和低于内地的价格一下使中英街成了全国第一条黄金街。当时,深港在中英街开设的黄金店铺就有47家之多,销售的黄金量要按吨计算,数量十分惊人。
据统计,1979年中英街的销售额为590万元,到1988年猛增到15.68亿元。那时,来深圳探亲访友的内地人一到深圳先托人办理沙头角边防禁区通行证,人们互相传言,来深圳不到沙头角等于没来深圳。
20年前鼎盛期踩着满地钞票上班
谈太太,从小就在沙头角长大,也见证了沙头角中英街的崛起和衰落。
上世纪80年代,谈太太在中英街的一家商店内做售货员。她告诉记者,大概是在1980年到1986年左右,中英街是最鼎盛的时期,当时每天到中英街的游客真是不计其数。当时他们忙得连把客人给的钱放好都没有时间就要接待其他客人,而收回来的钱只能随手扔在柜台后面的地面上,踩着满地的钞票工作。而当时每天店铺关门后,也不像现在要商店自己把钱拿到银行去,而是银行会派专门的车辆和人员,带着点钞机到中英街来逐家存款。
80年代,内地工人的基本工资收入也就是40多元一个月,当年中英街做售货员的她和她在广州的丈夫的基本工资收入是基本一样的,但是,每个月的奖金却是大大不同,每个月的额外奖金一般都有100多元,最多的时候单是卖掉那些每天拆下来的货品包装等废品之后大家平分的钱就有400多元。这样的收入,在当时国内可以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香港回归后两地居民和谐相处
如今走进中英街,再也看不到以前人如潮水的场面,稀稀疏疏的几个游客和一些本地居民,虽然街上依然有香港警察和武警把守一些关键的出入口,但是再也没有以前那些硬闯禁区,就为了要踏足一下香港境内的内地人了。现在的沙头角中英街只有恬静悠闲的居民和清新的空气。
香港与内地的居民,在这条小街内和谐相处,两地的小孩许多都在同一个学校内读书,在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泾渭分明的界限了。以前中英街最多的是游客,现在在这里出入最多的是一些住在沙头角的师奶,她们进去也就是为了买一些洗头水、沐浴液、方便面之类的日用品。
旺金铺改行卖杂货
香港居民马女士,以前在中英街开金铺赚了不少钱,在中英街的华界内买了一套面积不小的房子。现在由于游客买东西都不需要再到中英街而可以直接去香港采购,生意一落千丈。为了维持小店的基本生存,她不得不转营售卖一些杂货。
马女士说,以前买东西的都是游客,最喜欢的是香港的金饰,所以她就开金铺,但是现在买金的人都到香港去买了,中英街跟香港当然没办法比。现在来这里的都是些当地人,所以卖杂货就变成了最受欢迎的店了。
而廖先生开的皮鞋店也因为游客的大量减少而面临困境。廖先生说,既然香港都已经回归了,自由行也开放了,为什么进中英街还需要那么多的手续,这样会让游客觉得怎么都是办证还不如直接去香港。他认为,如果进出中英街的手续能更加简化,相信中英街还会活起来的。他们都盼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