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九日电 题:港片北上拓市场 两地文化日融合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不久前的第二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结束后,一位影评人写下了七字评语:“北地胭脂染香江!蹦诘匮菰惫、周迅分获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张艺谋执导的《千里走单骑》获最佳亚洲电影。而这背后所蕴藏的,是香港与内地电影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正日趋明显。
由于恰逢香港回归十周年,据不完全统计,内地影院计划于今年暑期档上映《导火线》、《男儿本色》等七部港片,创下近年暑期档上映的港片数量之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冲击国际市场屡屡受挫,本土市场也不断萎缩。“九七”后,“北上神州”成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而随着CEPA的签署,香港拍摄的华语影片不再受进口配额限制即可在内地发行,在香港与内地的合拍影片中,不仅港方工作人员比例可高达三分之二,而且对故事发生地和情节的限制也大大放宽。
此外,电影院的服务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方式建设或改造电影院,并允许港方控股经营。最近几年,香港在内地陆续兴建和改造电影院有十多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香港百老汇戏院兴建的北京新世纪影院、香港思远影业公司独资兴建的重庆UME国际影城和杭州UME国际影城等,这些电影院开业后均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
正如香港导演王家卫所说,“香港电影的第二春在内地”,近年来,内地市场已经成为香港电影最重要的票房来源。尽管在向内地市场进军的过程中,香港电影人也需要经历适应内地观众口味和电影审查制度的阵痛,尽管香港电影要想挽回颓势也非一日之功,但与内地电影产业相互融合的势头已不可逆转。
电影只是一个缩影;毓槭昀,香港与内地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走向纵深。二00四年,《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在北京签署,不仅两地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可以到对方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和进行职业学习,而且还鼓励内地与香港高校在课程学分认可领域开展合作。
最近两年,“去香港读大学”也成为内地学生高考后的新选择。经过短暂的争论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为二流”的惊呼逐渐被更加理性的声音所替代,两地的教育界都开始体会到“香港高校冲击波”的正面效应。
香港特区政府于二00三年正式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专有名称,具体列有十一个领域,即广告建筑、艺术、工艺品、设计、电影录像、音乐演艺等行业。在同年的施政报告中,特区政府着意提及其在香港经济转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内地的一些城市也开始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例如北京市在去年举行了首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这无疑使两地合作的进一步开拓有了新契机。
香港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东西文化汇聚,创意人才辈出,完善的知识产权;ぬ逑,世界级的金融商贸和信息中心。而内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巨大的市场空间、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两地的紧密合作,必然会使中国文化产业以新的姿态面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