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居住的房子所在地块需要动迁,大部分市民的第一反应是动迁实施什么样安置补偿政策,究竟与动迁公司签订货币化(拿钱)补偿,还是签订实物(拿房子)安置的协议。当然,每家都有自身的具体情况,不可能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和思路。但无论以哪种方式接受动迁,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才是最佳方案。
拿钱再贷款
一套房变两套
家庭成员:周先生夫妇,儿子,去年参加工作的外企白领
动迁住房:上海市中心两间共40平方米的房间
安置选择:货币安置,80万元
从经济条件考虑,他们希望实物安置,但房源都较远,不是嘉定江桥,就是宝山罗店,且按政策只能分一套三室一厅。如要求一套二室一厅,一套一室一厅,必须出钱买超出的面积。如果采纳货币化安置,大约可拿80万元。与儿子商量后,他们选择了后者,理由很简单,安置的房源比较远,无论是目前还在市区打工的周先生夫妇俩,还是儿子上班,都很不方便。为了不放弃目前的工作,也为了替儿子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周先生决定“拿钱”。
周先生算的账是:用动迁款中的30万元作首付款,让儿子在大华万里地区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二室一厅期房,余下40多万元的房贷,由儿子30年分期向银行还款。而夫妇俩自己在儿子所买的新房子附近买一套二手的一室一厅,预算40万元。剩下10来万元动迁款,给儿子今后结婚派用场。在儿子结婚之前,一家三口在这套一室一厅里挤一挤。今后儿子搬出去,住房改善就更明显了。
更重要的是,这一选择让全家工作上下班都方便,一部公交直达,同时又解决了眼前急需的住房,以及将来儿子结婚的婚房问题。
要实物安置
住得好无负担
家庭成员:刘老伯夫妇
动迁住房:16平方米的石库门房前厢房
安置选择:实物安置,上海浦东“世博家园”安置房一套
刘老伯夫妇在一间16平方米的石库门房前厢房住了40多年,他们也曾为拿钱还是拿房子费神伤脑,还把女儿找来一起商量。最后,全家在动迁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位于浦东浦江镇的“世博家园”安置房源所在地,实地转了一圈,看到房子宽畅,环境优美,便与动迁组签订了实物安置的协议。年过7旬,一辈子没有享受过“煤卫独用”的刘老伯夫妇,在空气清新的郊外,颐养天年,安享余生,别有一番情趣。
按照现行的动迁政策,像他们这样的旧房面积与户籍人口,如果选择货币化安置,不贴上家里的积蓄,在原来的所在区,甚至买不到一套房龄15年、4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而退休已10来年的刘老伯夫妇,虽有少许存款,但若用于购房,晚年生活质量会受影响。而拿房子,虽要过渡,房子到手还要装修,但这样能领一笔动迁费。女儿恰好住在浦东三林,决定腾一间房让父母暂住一段时间。
先苦后来甜
兼得鱼和熊掌
家庭成员:秦女士夫妇;上初中的儿子
动迁住房:上;Ρ蹦城椒
安置选择:货币安置,50多万元;外加“认购证”一张
自购住房:宝山顾村76平方米二房一厅,市中心一间石库门亭子间加一间二层阁
沪北秦女士的住房是私房,又是为市政重大工程“让路”,根据政策,可以按动迁面积加户籍人口,即通常所说的“既数砖头也兼顾人头”的政策,拿到动迁补偿款。同时,还可再获一张“认购证”,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全市范围内选购建造于不同地点,能符合自己要求的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秦女士在这次动迁中,做了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选择。
秦女士将所得的50多万元中的31万元在宝山顾村买了一套76平方米的紧凑型二房一厅,余款在市中心淘了一间石库门亭子间加一间二层阁。这样决定是因为她考虑到“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的房价,单价比市场价低1000元左右。虽然从目前情况看,生活配套还有待成熟,但放弃不买可惜,所以先买下再说,今后或自住或作其他打算。
而目前一家三口的工作、学习,仍然不能远离市区,所以还得暂时蜗居在市中心的两间小房中。秦女士的丈夫患有慢性疾病,每周必须到医院“报到”一次,儿子所在的初中学校也很不错,转学实在心有不甘。而她自己未到退休年龄,不舍得就此放弃。(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