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11月15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于头版头条报道称,号称全国“最大地主”的碧桂园涉嫌在湖南张家界市以阴阳合同形式“零地价”取得1039亩土地。目前,国土资源部已介入调查此事。对此,新华社的新华时评开宗明义表示:“有多少官商勾结倒腾国土?”而张家界永定区政府则发表声明表示碧桂园没有零地价拿地。
碧桂园的这个案例相信有关方面会给出一个明确公正的结果。问题是,在土地作为地方发展资源以后,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地主”俨然已经成为房地产商的价值标准,就是你囤地越多你就越牛,而这些“大地主”经常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成片的土地,这样的“大地主”一日不规范,中国的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就只能成为极小部分房地产商的乐园,留给老百姓的则只能是高房价。有关部门该拿出些什么措施来规范“大地主”呢?(凌建平 祝裕 郝匀嘉)
大众评判台
励。阂实乃捣ú怀闪
我不否认通过零地价吸引投资的说法。企业零地价拿地,入驻后就会为当地带来就业岗位,提升技术,当然还会带来税收。但纯粹的房地产企业零地价就是两回事,碧桂园的这个项目完全依附在当地的主体经济——旅游业上。如果任凭其零地价,很快就会变成主体经济上的一颗毒瘤。想像一下,当风景区周边别墅林立时,那里的自然风景也就完蛋了。
吕国新:完善法律、法规
我觉得首先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房地产与政府官商勾结的惩罚及问责力度。不从制度、法律等层面彻底解决问题,就会有更多的“碧桂园”式大地主的出现。
林永泉:国土岂容“白拿”?
如果“零地价”成为潜规则,那么国土资源的流失就在所难免,18亿亩“红线”就难说能不能守住。因此,必须查到水落石出方可收兵。
郝彬彬:不能把土地收入作为政绩
免费拿地不过是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一种发展资源的极致表现,如果不能处理好土地资源、政府业绩、市场发展三者关系,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停止。地价是政府业绩下的地价,高低取决于政府对业绩的需求度。
裴。和恋厥杖胗ι辖恢醒
如今,很多地方政府都把土地收入当成政府的一项收入,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那么,就只能从根本上着手,把土地收入直接上交中央,这样一来,才会遏制类似事情发生。
◆沸点特稿
天价圈地和零地价拿地是两个怪胎
尹伯成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碧桂园到底是不是 “零地价”,有待证实。当然,不管消息确切与否,我相信这不是空穴来风,其中肯定有某些问题的存在。同时,碧桂园之前让我产生的疑云似乎也能得到一定的解释。
碧桂园在几年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产公司,突然一下子它的老板就跃升为中国首富了,当时我就奇怪不已。不过,在看到这样的消息后,我不奇怪了。这里面存在太多暴富的可能。至于暴富的暴利如何得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价的成本来得太低,而全国的房价却在节节攀升。
通过此事,我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有两个怪胎。一是极低的拿地价,二是极高的圈地价。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原始资本积累期间,地价是极低的。当然,我们讲的“零地价”并不等于零成本。零地价是指东西价格极低,但估计不可能真是零成本。比如贿赂地方官员的开支理应属于成本。而极高的圈地价也不正常。据我所知,上海某个地区的圈地价达到每平方米两万元,已经超过当地楼盘的价格。
在我看来,这两个怪胎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其结果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越抬越高,开发商越来越富。每年房地产行业都不知道会创造多少个亿万富翁,从每年的富豪榜上可以看出,房地产老板占据绝大多数。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社会走在财富前列的多是凭房地产市场的暴富者,我只能说,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悲哀。
所以,在我看来,碧桂园的这一事件必须彻查。查处要从两方面着手。如果真有其事,首先必须严惩开发商,把他们的暴利全部收归国有,还给人民。其次,要严查相关官员,尤其是那些手握土地审批大权的官员。说什么零地价是为了吸引有实力的开发商来振兴经济,都是胡说八道,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往往是为了掩盖他们获得好处的事实。
但是能不能真正查处到底,我觉得任重道远。毕竟,所有的查处都要通过当地政府,如果当地政府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彻底查处,那么这个事情可能会不了了之。
当然,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关键是需要信息公开。我们完全可以剥夺地方政府官员在这方面的权力,类似土地审批这样的大事应该通过地方政府的人大来讨论,人大也需要立法来真正贯彻我国国土资源部相关的政策落实,任何一块地在批地前、批地期间、批地的结果都要公开,让社会和大众来监督。总之要尽量避免有关政府官员和开发商之间的相互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