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对预测未来一年房价走势,逾九成企业家认为将“上涨”,4.7%预期“持平”,1.5%预期“下降”。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莱特”,普通百姓从楼市中看出的却是另一个结果——与这项调查相比照,当前认为房价“已经到顶”或“会跌”的普通百姓,明显占到了主流。北京、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第三季度均出现商品房滞销景象。楼价与成交量,一个“潜龙腾渊”,一个却“飞瀑落潭”。显然,楼市业绩最直接体现了公众的预测、态度和选择。
有如股市中存在“多方”与“空方”,楼市中俨然也存在观点对立的两派,而且与股市的诡秘类似,楼市中“多方”与“空方”两股力量也同样每时每刻在进行着此消彼涨的角力!熬懦善笠导摇蔽慰春梅考?道理不言自明——从直接利益来看,或者其本身就是房地产老板,或者其名下有多处物业,自然希望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房价扶摇直上;从进一步的利益来看,房地产行业一旦滑坡,不少上下游的关联行业都要受影响,这些行业的企业家们当然希望看到楼市更火,自己所在行业能多发顺风财。
企业家有企业家的理性,公众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性。无房、住房困难的升斗小民固然希望房价一夜跌到五年前;有两套以上房产的中等收入者们却盼着房价再多涨一点,以增加自己可套现的不动产价值;而只有一套房者,“穷”一点的可能倾向于希望房价继续涨,从而提高自己的财富幸福感,“富”一点的恐怕就要希望房价狂跌至低点,从而乘机“抄底”再买一套了。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每个群体都会根据自己的生存状况作出最符合“理性经济人”的预期和选择,但是每个群体、个体所作出的“理性选择”,虽然看起来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一旦被置于整个社会的更大语境中,可能就是片面的、短视的、杀鸡取卵式的。
企业家之于房价的“理性”,在话语权上无疑是强势的,因为这个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经济走势、影响大众的判断。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企业家对自己的话语权过于自信,而轻视、无视甚至试图玩弄公众的心理和选择于股掌之间,则难免会得到市场的报复和玩弄。那么,换个角度看,大众消费者在房价问题上的“理性”是否就无懈可击呢?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他们中的不同群体的预期和选择也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其目光之“短浅”,可能更甚于企业家群体。
那么,政府的理性、市场的理性是什么?确实,眼下中国的房价已经涨到了不合理的地步,继续人为炒作哄抬固然不对,但刻意唱衰似乎也不理智。有恒产者方有恒心,欲令多数中国人变成有产者,房产当然是首要前提;而要满足这一前提,就不能让房价被人为地抬上天去了。因为,房价暴涨,固然能让有产者得到眼前利益,但也挫伤了其他无钱买房者;而且按照规律,失衡性的暴涨之后,紧接而至的大多是暴跌,最终还是会导致某种程度的经济萧条和;钪丈撕Υ蠖嗍禾宓睦。
无疑,让房价上涨减速,然后逐步整顿,方为最妥当之策。而如何真正有效刹车而不撞车、翻车,对监管者的智慧和技巧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