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一些地方领导的发展思路问题,过于依靠“土地财政”,想快出政绩,想上项目,急需巨额资金,而大量出卖土地是来钱最快的方式之一。于是,一些地方对不法商人在土地上打主意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纵容
据《中国青年报》9月18日报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表示,土地执法过程中存在偏轻偏软的问题,有的时候是?盍耸,对责任人的处理不到位。2006年以来,国家土地总督察先后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出了督察整改意见书,专项执法也在不断加强,但上述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执法面临的窘境,工作“阻力很大”。土地执法偏轻偏软,处理力度不大,表现为一些地方土地执法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一方面,18亿亩耕地的红线高悬,;び邢薷刈试吹娜挝窠羝;另一方面,一些房地产商想法设法绕过法律的约束,通过不正当的、违法的途径获取土地使用权,一些地方土地管理混乱,国家期望建立起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受到严重挑战,而且,相伴随的是腐败现象滋生,不少官员倒在土地审批上。这种土地管理乱象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也危及国家的长远利益。
国土部门认为土地执法偏轻偏软的根源是机制、体制存在障碍。事实上,国家为了改革土地管理中的弊端,采取了不少措施,如从体制上建立中央直管的土地监察制度,减少地方干预;从机制上加大违法责任追究力度,不仅对基层官员进行责任追究,一些省部级官员也受到了处理;完善了一些法律法规。这些政策为强化土地执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此看来,土地执法之所以“硬不起来”,还有一些其它因素。
最重要的是一些地方领导的发展思路问题,过于依靠“土地财政”,想快出政绩,想上项目,急需巨额资金,而大量出卖土地是来钱最快的方式之一。于是,一些地方对不法商人在土地上打主意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纵容。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地方土地执法部门即使想“硬起来”也难。
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交市场。对于土地供应、使用中的一些制度上的不足,如果属于经济要素扭曲造成的,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如财税制度的合理安排;如果属于行政管理层面的问题,就应该加大官员的责任追究制度,约束一些地方官员的“GDP崇拜”和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思路;如果属于法律政策的,自当通过修改完善法律政策加以解决。
说到底,要让土地执法真正“硬起来”,必须从端正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做文章。发展理念理清了,制度及政策调整的阻力才会减少和克服。(郭振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