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4月29日发表社论《房价数据权威性当从何而来》,认为房价数据打架是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标准、统计时效不同所致。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其实,除了这些原因,数据本身也存在失真的可能。
一是,房价数据打架是否存在人为操作?譬如很多房价数据是采用抽样统计,那么,如何选择样本、何时抽样就给操作者留下空间。
如果选择的样本大多为中低价房、远郊区房,或者抽样的时间选择在不恰当的时间,统计数据自然反映房价走低。
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可能通过放慢发放预售许可证或销售许可证节奏,控制市场短期交易量。这样,虽然表面上让房价暂时处于稳定或涨幅处于下滑态势,实则掩盖了很多真相,譬如统计数据反映房价不高,房价实际还在高位运行。这些房子不但不会降价出售,最终还会钻出调控和统计的缝隙进入市场。
房价数据之所以存在失真的现象,是因房价数据背后存在诸多利益问题。建设部有关人士曾质疑房地产数据的真实性:大体可信,相当不准。由此,不能排除一种可能,调控至今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关部门无法准确认识楼市问题,而楼市数据就是认识楼市的“心电图”或“化验单”。
要想让楼市数据趋于真实,需要改变目前单一的统计模式,譬如尝试明调与暗访结合的方式;要尽可能多地把利益相关方的数据参考进去,例如对房价的数据,抽样统计、民众反映、实际交易等方式应当统筹考虑,尽量减少片面性;褂,需要加快统计的科学步伐,把泛概念的“平均房价”进化成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数字。(冯海宁 北京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