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外国大学已成为印度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国各地具有经济实力的优秀学生离开印度进入国外全球知名的学府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去不复返,将学费和才华留在了海外。统计数据表明,印度现在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其他地方的留学生超过了16万人。每年还有10万学生打理行装前往外国求学,花费的学费和住宿费高达70亿美元。
然而,如果像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商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等这类国外高等学府有意者在印度设立校园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这正是印度新上任的人力资源开发部长卡皮尔·西巴尔所期望实现的。西巴尔打算在明年7月通过一个新法案,为国外教育机构进入印度严格控制的教育体系打开方便之门,目的是培养一批印度本土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以便帮助全国的经济继续保持6.7%的速度发展。
西巴尔同时希望借此良机让大批的学生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要求外国大学在印度开办的校园中把1/4的名额留给印度的贫困学生。今年7月初,西巴尔曾表示:“如果印度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教育中心,那么我们需要进入全球化的体系。”
在寻求国外高校进入印度的行动中,西巴尔并不孤立。7月6日,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将印度的高等教育预算提高了55%,达到31亿美元。他表示,需要通过提供正确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将印度所拥有的人口优势转变成有力的经济优势。
在印度政治家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国外用英文教学的大学将其目光投向了印度。明年1月,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伦·古德曼计划带领20所学院代表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印度,探讨设立项目的机会。美国大约有800所学院是国际教育协会的成员,古德曼认为印度众多讲英语的人口、富裕的中产阶级和对高教的重视程度是吸引IIE学院寻求发展机会的因素。他表示:“对我们来说,印度是未来之国。”
尽管现在有许多国外大学已有印度的合作伙伴,但是它们的商业运作模式存在差异。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在过去8年中在位于晨奈(Chennai)的Sri Sirvasubramaniy Nadar高级软件工程学院提供硕士学位教学项目,学生支付的费用为18个月5.3万美元,比在美国完成相同的学业节省约15%的开支。学生们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校园度过学习的最后6个月时间。
伦敦经济学院通过新德里的印度商业和金融学院(ISBF)提供3年的经济学本科学位教育,总学费为2万美元,只有英国国内标准收费的1/5。ISBF院长吉廷·钱德哈表示:“我们的学生以印度的学费标准获得了著名的国外大学的文凭,与此同时,伦敦经济学院的教学得以全球扩展。”
类似上述的合作可能看起来是一个合算的交易,不过它们绕开了印度对学校进行认证的国家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学生的录取、收费和学院人员的工资。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合作为例,现在卡内基梅隆与其在印度的合作者共同选录学生,并设定自己在印度当地校园教授的全部教学课程。根据提交的法案,这些特殊的优惠将继续保留下去。
然而,西巴尔期望采取强制性的政策要求国外大学在印度的校园保留招生名额招收印度那些贫困学生,目前此要求并没有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古德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是教育那些贫穷者,那么许多国外大学将不会这样去做,因为(这些学院的)生存依靠的是补助而不是学费。”
印度需要寻求到促进自己高等教育业发展的途径。2006年麦肯锡(McKinsey)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培养的工程师和现有的财会专业人员中,分别只有25%和15%的人具有跨国公司所需的技能。研究报告认为印度众多私立学院教学质量低劣,它们的教育课程没有与工业界的需求同步。
目前印度的失业大军正变得越来越庞大。根据政府高教咨询机构全国知识委员会的统计,印度拥有全球最大的青年人群,全国60%人口的年龄在25岁以下。而在这些人中,只有少数人进入高校学习。目前,17岁至23岁的青年人中只有11%的人报名上大学。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要求在未来5年内上大学人数增长1倍,同时要求增加印度的技术和管理机构。
西巴尔提出的法案仍然需要印度议会的批准,同时政府也需要清除管理“路障”,并寻找途径让教育成为能够在经济上自立的产业。如果这些能够做到,那么更多的印度学生也许将留在国内读“外国”书。(本报驻美国记者毛黎编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