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的前夜
——当事人讲述那个历史时刻的幕后内情
两套阅兵方案上报周恩来,周恩来反复权衡,最终确定阅兵地点以天安门为好
1949年8月17日,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由华北军区的几位领导将两套阅兵方案,送到周恩来的办公室。此时,离开国大典,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阅兵报告在周恩来案头放了17天。在这17天时间里,周恩来除了忙就是忙。此时,夜已深,但他还是再次打开了华北军区送来的阅兵方案报告。他对呈报上来的两套阅兵方案,反复权衡,还不时地拿起笔在上面画上几道杠杠。两套方案是两个不同的地点:第一方案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天安门作为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和阅兵台。关于此套方案的优势与弊端考虑如下:
天安门城楼可以说是天然的。在城楼上面可以容纳怀仁堂里的全体政协代表,这是最大的优势。天安门地处市中心,军队与群众水乳交融,打成一片,领袖与万民同乐,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天安门周围的公路四通八达,便于集聚与分散。阅兵结束后,军队可以从容有序地迅速从市区退场。弊端是当日的城市交通要阻断4小时以上。又因长安街的宽度仅能允许横排通过步兵的十二路纵队、骑兵的三路纵队和装甲车的两路纵队。这样便无法按照正规阅兵先进行分列式。
第二方案是在西苑机场阅兵。此套方案的优势与弊端考虑如下:
西苑机场曾举行了一次万人观看的检阅式,欢迎毛泽东等领导人和党中央进入北平。有了一次阅兵经验,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西苑机场跑道很宽,没有阻断交通的后顾之忧。
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没有检阅台,于开国大典前赶搭几个坚固高大的看台,显然来不及,另外,距市区太远,数十万群众来回困难。在西苑举行开国阅兵对扩大人民解放军的影响是个大的损失。而且西苑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可以进退,疏散起来极不方便。
华北军区在上报的这两套方案上,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周恩来在反复权衡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意见: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闭幕后。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总司令请朱德同志担任。
周 九.二这个意见传到刘少奇手上,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很小的圈圈。毛泽东和朱德听取了周恩来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同意在天安门前举行开国大典。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