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汉字,得悠着点儿!
河南省教育厅、省语委主办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7日在郑州举行,来自省语委及各省辖市语委,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通用规范汉字表》各抒己见。大家认为,在网络化时代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但怎样规范、规范哪些内容要十分慎重,要考虑到“调整成本”和普通百姓书写习惯的问题。
规范汉字要考虑成本
教育部、国家语委历时8年组织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8月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争议焦点最后集中在字形微调的44个字上。
为广泛征求意见,省教育厅、省语委专门下发了通知,各地利用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征求专家、学者和社会普通群众的意见。出席昨日座谈会的代表多是带着大家的意见发言的。
在座谈会上,大家普遍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字进行适当调整、规范是应该的。但文字调整牵涉到千家万户,不仅要慎重,实际操作起来也很困难,调整成本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有一位代表算了一笔账,文字调整牵涉最大的是中小学老师和学生,尽管只微调了几十个字,但学生们不得不更换字典,全国不说有一亿,也得有几千万吧。出版社当然乐意多卖书,但家长不得不掏腰包。新字表改动,各行各业都需要相应改动,无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河南农业大学的代表认为,人都有书写的习惯性,平常写点东西可以不那么较真,可是学生们考试呢?现在很多是电脑阅卷,学生写成原来的字体,算对还是错?
河南理工大学的代表认为,从历史上看,文字出现混乱了才规范,目前并没有出现文字混乱,规范文字的时机还不成熟。
“字形微调”有点“瞎掰”
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的意见还是主要集中在44个字形微调的字上。
河南农业大学的代表认为,44个微调字让人感觉奇怪,有些微调可以理解,有些就没什么道理,国家语委应该向社会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微调?
河南理工大学的代表认为,什么样的规范能推广?有群众基础的才行,武则天造的文字也没流行起来。南阳师范学院的张老师认为,“字形微调”有点“瞎掰”,代价太大,还不符合民意,最好是保持传统。
商丘师范学院的代表认为,“字形微调”部分争议比较大,整形的目的是想统一,很可能形成新的混乱。
来自平顶山的陈老师认为,如果44个字形微调,其实还有很多字需要微调,为什么不统一调整?字表中还出现了常识性错误,收录的6个繁体字中有一个是“锺”字,这是个民间随意简化的半边繁体半边简体的组合字,不是真正的繁体字,可以给它“正名”,但不能归入繁体字。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的代表认为,国家正在广泛征求意见,首先能不能不改?其次能不能尽量少改?文字改革不能只考虑专家的意见,要考虑文字的大众性。“字形微调”是为了美观,可学院一个老师说,修改后看起来有点丑。再说,社会上专业搞书法、美术的能有几个人呢?
河南省语委办负责人张文义说,引起争议说明字表引起了关注,他们将组织力量对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梳理、汇总,及时上报国家语委以便决策时参考。
□首席记者张体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