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著名编剧、作家海岩。 中新社发 钱兴强 摄
|
图为著名编剧、作家海岩。 中新社发 钱兴强 摄
|
近日,著名作家海岩198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死于青春》由作家出版社再版推出。《死于青春》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创作的青春小说,也是海岩一部描写地震拷问人性的小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本22年前被读者评价为海岩之“最残酷浪漫”小说突然再次火爆网络,并被大量盗版。
小说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作家出版社在汶川地震后再版《死于青春》单行本,是基于这部小说在今天仍然具有的积极意义:作者亲历并记录的这段历史——32年前唐山大地震所留下的自然的与人为的残酷烙印,是不应该遗忘的。
海岩表示,“时代的进步决定了生命的救助与废墟的重建更有效率,决定了陆小祥遭遇的人为的灾难不会再度上演;但在天灾人祸面前,人性所必将经历的考验,却是任何年代都一样的,将精神创伤转化为精神财富的过程更是复杂而漫长的!弊髡咴凇端烙谇啻骸分,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生活体验,也寄托了自己真诚的反思与向往,这是这部小说尤其可贵的贡献。
应作者的委托,作家出版社已经将《死于青春》的首版稿酬捐赠给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救灾助学行动”,用于在汶川灾区援建2间希望教室。
对话海岩——“唐山大地震我是亲历者”
广州日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死于青春》是您1986年创作的小说,也被称为海岩之“最残酷浪漫”小说,为什么要在22年后,也是汶川大地震以后再次推出该小说?
海岩:其实,我没有想到要将16年前的这本小说再版的,前一段时间一直忙于电视剧《舞者》的制作,目前刚好拍摄完毕,正在送审。这本小说的再版是因为某些网站在汶川大地震后突然纷纷连载,而且大量盗版的《死于青春》也出现在市场,而且卖得很火爆。这样才有了作家出版社出版正版《死于青春》之事,我也正好想再次为灾区做点什么,就将该书再版的稿酬捐献给汶川地震灾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部16年前创作的残酷青春小说就目前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可能是《死于青春》再次走红的原因。
记者:唐山大地震时您深入灾区抗震救灾长达两个月,当初创作的时候是否有原型?
海岩:我写这本书实际上是要表达一种理念,在地震大灾害面前,其实苦难是青春的光芒。书中震灾后的清河劳改农场犹如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在打击“坏人坏事”与表彰“好人好事”的活动中,人性的复杂、人心的险恶与人情的微妙将单纯的陆小祥推上了风口浪尖。走访灾民时,陆小祥发现了出纳员黄朝英在地震后放着自己的孩子不救先救邻居孩子的事迹,黄朝英很快被树为救灾英雄。但在进一步的调查中,陆小祥发现了其中的误会,他立即向主管领导孔局长说明了真相,却为自己招来了祸患,孔局长以黄朝英自杀事件为由,给陆小祥扣上了破坏抗震救灾的罪名,将他隔离审查。
原型是有的,但只是事件有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情感故事是虚构的。
当年在唐山工作一个多月
记者: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您是亲历者,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吗?作为作家您还准备写一本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的小说吗?
海岩:汶川大地震后倾盆大雨,好像老天的眼泪……唐山震后也是大雨!我们从当天下午坐上一辆卡车从北京出发,在扭曲断裂的公路上蹒跚向前,没有雨衣雨伞,全身湿透。雨下了一夜,第二天又是毒日暴晒。汶川地震后,我看到的电视画面,在电视的荧屏里,那个抱着士兵无声哭泣的女人,与当年抱着我的那个女人那么相像!我离开电视机,打电话给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请他明天上班后立即组织全公司万名职工,开展向灾区人民捐款的工作,我记得三十多年前我们也捐过款的,一人五角一人两元,数目不多。三十年后的今天,大家生活都富裕多了,应该拿得出更多的钱……
当年在灾区工作一个多月,因染重病方撤回北京。数年后写下小说《死于青春》。同是地震,因时代不同,想必场面不同、结果不同、故事不同吧。
唐山大地震我是亲历者,所以写了《死于青春》,汶川大地震因为没有时间赶赴灾区,我只有从电视里关注灾情,所以我想写也肯定写得不是很深刻,我想一定有一大批的作家去写的。
故事简介:
《死于青春》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描写了一对年轻人——19岁的警察陆小祥与团市委书记“我”,在劳改农场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相识相知,萌生爱情,共同构想着属于两个人的“没有愚昧与强暴,也没有万恶的金钱,只有我们的热血与诚实”的美好天地。作者倾心塑造的陆小祥是一个从体魄到心灵都健康美好的“自然之子”。“我”则是一个在愿望、诱惑、选择面前矛盾重重,苦苦寻求人生价值的“理想主义者”。陆小祥激越而赤诚的短暂人生,他所代表的青春的热血与高贵的品性,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的一面镜子,我精神的净化器,我抵抗恶俗的力量源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