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知名作家柏杨四月二十九日凌晨一时十二分,病逝于台湾新店耕莘医院,享寿八十九岁。 中新社发 陈国华 摄
|
资料图:知名作家柏杨四月二十九日凌晨一时十二分,病逝于台湾新店耕莘医院,享寿八十九岁。 中新社发 陈国华 摄
|
中新网4月30日电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4月30日发表社论说,在柏杨看来,中华文化是沉积太久的酱缸,就像大河有许多污秽的东西沉淀,日久发酸发臭,酱缸成为污泥坑。因此,他总结了中国人的缺点,是脏、乱、吵,是窝里斗、不认错,爱说大话、空话、假话、谎话、毒话等等。酱缸文化倾黄河之水,也洗刷不清。因此,唯有提高鉴赏能力,懂得分辨是非善恶,才能走出来。
社论摘录如下:
柏杨写小说、写杂文,也写历史。但对我这名读者来说,他杂文写得最好,文笔辛辣,当代罕有匹敌者。他说:“杂文像匕首那样,可以直接插入罪恶的心脏”,因此笔下不饶人,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读起来好不过瘾。
一支健笔,堪比十万雄师。但也正因为这支笔, 为柏杨惹来牢狱之灾。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国民党以他翻译的大力水手漫画有影射蒋介石之嫌,将他以“共产党间谍”入罪,把他在监狱一关就是近十年。这一关,成就了一名异议分子。
他对中国历史有高度的兴趣,因此在狱中,写成了《中国人史纲》。虽笔者日后到马大中文系求学,知道此书还不达历史学高度,但对一名中学生来说,这本书以生动浅白的现代文笔,将历史的曲折隐晦写得平易近人就是最大的成功。书中梳理时间、人名和地名,对官职添加现代化的解释,尤其对水平不高的读者功德无量。对国中生来说,学校的历史课本对中国历史着墨本就少得可怜,此书正是初窥千年中国历史的最好入门读物。
60年代出生,成长于多风多雨的七八十年代,有哪一名中学生没有些许的愤世嫉俗?正是在华社多风多雨的环境下,读《丑陋的中国人》一文才让人充满感慨和悲愤。该篇演讲稿戮穿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要我们正视自己的缺点。说柏杨是中学时代的思想启蒙者,并不为过。
在柏杨看来,中华文化是沉积太久的酱缸,就像大河有许多污秽的东西沉淀,日久发酸发臭,酱缸成为污泥坑。因此,他总结了中国人的缺点,是脏、乱、吵,是窝里斗、不认错,爱说大话、空话、假话、谎话、毒话等等。酱缸文化倾黄河之水,也洗刷不清!敖锤孜幕钐,已使中国人丧失了消化吸收能力,一味沉湎在自己的情绪当中”。因此,唯有提高鉴赏能力,懂得分辨是非善恶,才能走出来。
我们可以冷静客观分析他的《丑陋的中国人》,知道他列举的“丑陋”例子,都是人的劣根性,非中国人独有。但因他的文章有独特的魅力,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澎湃气魄,所以尽管偏颇,读起来依旧痛快。嬉笑怒骂,鬼马抵死的文风,是他获得读者拥护的原因。经常以柏杨先生自称,并和读者打赌一块钱的书写特色,更为人津津乐道。
正因为他针砭时弊的文章痛快淋漓有影响力,因此他经常使用的词汇,如二抓牌、三作牌、木宰羊、木法度、浆糊脑筋等等,也成为我们一班热爱中文的学生津津乐道的词汇,更动辄言“吾友某某”或“呜呼”。只是当时口沫横飞的一批老同学,如今已经天各一方,各有各的忙碌,不知大伙儿是否都知道文章曾经带给我们许多快乐的柏杨,已经永远安息了。
人生曲折的柏杨,65岁尚动笔写《柏杨版资治通鉴》,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值得我辈读书人学习。柏老仙逝,看来也应该是重读他的文章,为自己的文章补充一些火药的时候了。(刘敬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