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三月十六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文物工作者日前对地处黄土高原南缘的陕西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近八百平方米,证实以先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最广,内涵丰富且特征比较鲜明。所出土的陶鬲形态多样,还发现一种新器形,专家暂将此类器形称之为“鬲式甗”。
据了解,遗址位于陕西淳化县润镇乡枣树沟脑村的台塬上,总面积三百万平方米。包含有仰韶文化中期、龙山时代、先周时期、西周时期、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存。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考古系的发掘,此次发现有先周时期的遗;铱、墓葬、陶窑等;铱庸参迨嘧,分袋状、直筒状和锅底状,灰坑间多有打破关系;墓葬三座,均为小型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陶窑一座,坐东朝西,为一竖穴式双层窑室陶窑;鹛诺撞咳圆写媸潦謇迕缀竦奶炕。窑顶部位大部分坍塌,但从残存状况仍可判断其为穹隆状,陶窑整体呈馒头形,是由黄土中挖掘而成的。
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骨器和陶器,还有少量的铜器和贝、蚌饰。石器中主要有磨制的石刀、石锤斧等,骨器以骨镞、骨锥为主,还发现一定数量的卜骨。陶器以鬲、甗、罐、盆、瓮为基本陶器组合,还有少量的豆、钵、尊、簋等器形。其中一种新器形,从外表上看与鬲无异,但在口沿内侧却有一道隔,相当于甗腰部分,专家暂将此类器形称之为“鬲式甗”。
此间考古专家认为,从箅隔和侈沿等形制特征来看,此类器形应与甑配套使用,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更接近于甗。此外,在许多鬲、甗的足部或腹部都发现有包泥痕迹,应与鬲在灶上的安放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新器型和新使用痕迹的发现对研究陶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都有重要的意义。(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