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那你自己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王玉龄:信也没有,电话也没有,我是很奇怪,但是他们那些太太们也是嘱咐了的,所以就讲,我们从前跟日本人打仗的时候,都是一两个月没什么消息,说没事。
记者:你也听听就觉得好象真的没事?
王玉龄:我一听,好像大家都这样讲,我就觉得应该没有事情。
几个月后的一天,张灵甫生前的部下杨参谋来到王玉龄家中,一下子跪倒在王玉龄面前。
他就在孟良崮,打到最后没有办法了,他就知道是死,他打了这么一辈子的仗,知道是撑不下去了,友军根本不来,打了电报给蒋"总统",告诉他就说他决战至最后,以报国家与领袖。
记者:张灵甫好像在给蒋介石最后的电报里特别提到说请照顾我的家人?
王玉龄:对,杨参谋说,他一想到自己要死,他就提到要特别照顾我的家人。
在孟良崮的时候,副军长蔡仁杰就跟我先生讲,他说你带些人在人少的地方冲下去,冲出围还是可能的。他说,到了南京以后你就跟"总统"报告我们作战的情形,友军的不合作,讲完了以后你就在总统面前自杀。他说,我回南京去了,看到我老婆我就不会想死了。
他死的时候,就把这封信交给那个参谋,他讲,你无论如何要交给太太手里,说不管太太想做什么,你们都不要违反她的意志,你们爱戴我的话,你们也一定要服从她。
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余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绝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部属与人民,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龄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5月16日,孟良崮。
王玉龄:很长时间相信不是真的,每一天到我们从前去过的地方,去坐一坐,去回忆。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展开,彼时的南京城,气氛异常紧张,张灵甫死后没有给王玉龄留下多少家产,而作为"国军"烈士遗孀的王玉龄,也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特殊照顾。
王玉龄:宋美龄要接见我们,都是些寡妇,结果,我根本就懒得去,但是人家就讲,好像是应该去去。大家都去,一定劝我去,那我就去了。去了结果到了"总统府",我们都坐在外面,坐在外面等很久,我都等得不耐烦了,结果有一个海军武官跑出来讲,今天夫人身体不太舒服,所以你们请回吧,就这样。那一刻你是觉得心里有一种很凉的感觉是吧?
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强渡长江,蒋介石政权土崩瓦解,王玉龄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之后又远走美国,读书打工,寻找新的生活。
那个时候挺苦的,因为第一没有钱,第二还要靠自己做工,那真是日夜的都在做事情,有时候太累了,我一看到太阳的时候,好舒服。我说我这一次回去,
回到台湾我要睡一个月。
19岁是王玉玲生命的分水岭,在此之前,这位富家千金小姐完全不知忧愁为何物,而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她不得不迅速的长大成人,成为一个毫无积蓄,必须要独自抚养幼子的女人。王玉龄说,人的潜能和变化,有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难以相信。在美国奋斗了几年,王玉龄把妈妈和儿子接到身边一起生活,而在1973年的时候,身在美国的她收到一个好友带来的口信,说,有一个人想请她去北京看一看,这个人,就是周恩来。据说,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只有两位客人可以自由地出入中国,一个是杨振宁,另外一个就是这位国民党名将的遗孀王玉玲。
王玉龄在航空公司服务了20年,直到退休,2005年,王玉龄随儿子来到上海,颇为意外地接到了当年华野指挥官粟裕大将之子粟刚兵的邀请。
王玉龄现在跟随儿子在上海定居,从19岁守寡到现在,她一直没有再婚,60年过去,当年19岁的少女如今已经是耄耋老人,在上海的玫瑰园,王玉龄给丈夫做了一个衣冠冢,每到清明节的时候都会去祭奠。但是在她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那就是在那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叫做孟良崮的地方,终有一天,她可以找到丈夫的遗骨。
2007年4月,王玉龄受到邀请,前往孟良崮,在丈夫殒命的山洞里,王玉龄放上了一束花环,张先生就埋在里头,他们就要把那个洞上面做一个墓,弄好了以后再把这个骨头(放进去)。我就跟他们开玩笑,我说留一个位置给我吧,
他说你还早了,我说放在那里等着吧,也快了。
我从来没有讲过,告诉过他我爱他,所以后来他死了以后,我倒挺后悔的,我就觉得我这个人怎么会这样吝啬啊,连一句话都不肯讲。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