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对不起,我来晚了!”昨日(12日)下午5时,在三峡博物馆手稿捐赠仪式暨媒体见面会上,易中天着一身黑衬衫、米色休闲裤亮相,接过话筒便致以诚挚的歉意,举止蔼然得令全场顿生暖意。虽然经历了舟车劳顿,但在昨日见面会上,易中天全程仍表现得十分积极,言语机敏,庄谐杂出,说到酣畅淋漓处,甚至还动情地唱完了《渴望》主题曲,借以酬答重庆市民的厚爱。
还债记:我欠重庆很久了
易中天在开场的发言中坦诚表示,重庆一直是他想来也该来的城市,但因种种原因延宕至今!霸诮衲9月一次媒体会上,我就宣布除已承诺的,不再接受任何公开讲演等邀请。而重庆正是我承诺过要来的城市,因此一直有亏欠之感!币字刑焱嘎,因为他的著作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这4座城市一直销量最高,长期盘踞在销售排行榜的前几名,在其他3座城市他都做过公开演讲和签售,唯独在重庆没有。他郑重表示,在今年中国内地,面向市民的讲座中,此次来渝的活动是最后一次。
不过,在前来“还债”的同时,易中天也表示有些“债”一时难还。在被问到不久前他出版了新著,解读成都城乡统筹建设的《成都方式》,而重庆也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否还会有一本《重庆方式》?而早年的《读城记》中为何没有重庆?对此,易中天表示,《成都方式》其实是他2005年因一偶然机会,在成都住了2个月调查采访后写成的,如今,他无法承诺写一本《重庆方式》,因为他的境遇已与2005年不同,他似乎已经没有当年那样的自由去作田野调查。而当年在《读城记》中未书写重庆,是因为对重庆的了解不够!罢饷粗匾某鞘,我实在不敢妄言!”
学习记:在重庆上了一课
虽然已是声名煊赫的教授,易中天昨日仍表现得虚怀若谷。他屡次表示,“这次来重庆,希望能从市民那里学习,向各位和我接触的朋友学习”。他称,在抵达重庆后的这几个小时里,就已有所收获,且是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上有了答案,而这位启悟自己的人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王川平。
“这个见面会之前,我和王馆长聊天,王馆长在谈到博物馆时就表达,文物不能交流,历史也只能与懂历史的人交流,而这些都需要转化为文化才能交流!币字刑炀痛怂,这对他启发很大,之前围绕《百家讲坛》就有一个争议,即《百家讲坛》到底是学术传播还是文化传播,两方各执一端。而王川平馆长的观点就让他忽然悟到,他们这些学者需要做的工作其实应该这样说:转化为文化的学术传播,即应把学术转化为文化,再予以传播。据易中天说,他会当晚就把这一心得传回北京。
易中天还透露,之所以他要把各种公开活动告一段落,是因为他们这些“文化电视人”根基在学术,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回到书房,潜下心来读书,才能奠定下一步的传播,“而我如今已很长时间没有好好读书了”。
感恩记:高歌《渴望》谢厚爱
易中天之前在武汉大学举办人文讲座时,不但讲了话,而且还唱了歌。昨日就有记者问到,是何原因让他有此冲动?易中天解释说,10日回母校武汉大学,主要是为了以已故恩师胡国瑞教授之名设立奖学金。而同时,正适逢恩师诞辰100周年、母校武汉大学成立80周年,且他很久没回母校了,各种因素奔凑齐聚,令他有感于心,依照中国古人“赋诗(在古代歌曲也是诗)言志”的传统,便借《渴望》主题曲发抒意绪!坝泄嗌偻,仿佛都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都还在身边……”易中天说,这些句子都是他真实心情的流露。
而在被问到成名后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时,易中天毫不迟疑地说,是“感动”,“当我每到一处,看到那些你们所谓‘粉丝’的人,对我的著作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喜爱,我就很感动。特别是那些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喜爱让我觉得应该为他们奉献更多”。
也许是接续着了这种动情真挚的气氛,在见面会的最后时刻,应现场记者的要求,为表达对重庆市民的谢意,易中天竟慷慨地展露歌喉演唱《渴望》,且声情并茂、一字不落地唱完,“……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掌声雷动,余音袅袅。(记者 刘帆洲/文 吴子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