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中华节日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上获悉,与会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专家们倡议将“七夕节”确立为“中国情人节”,以便延续民族的文化记忆,更好地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作用。
“七夕节”,中国民间又称“乞巧节”,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甚至更早,是一个由爱情神话演绎的节日。故事主角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郎互相爱慕,结为夫妻,后来却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郎星、织女星,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只能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
作为中国颇具浪漫色彩的民俗节日,“七夕节”不仅弘扬了坚贞的爱情,也蕴涵了亲情、友情和乡情,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仍然保留着“七夕节”的民俗传统。
据介绍,在唐宋时期,“七夕节”非常热闹,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有各种各样的庆祝形式。比如在宫廷会举行乞巧宴会,中间穿插很多有趣的小游戏。在民间,七月初七晚上,恋人们相约,在庭院或花园里焚香拜银河、拜双星,默默祈祷自己的心愿实现。
然而,现在的七夕节由于缺乏具体适合年轻人的节日活动内容而日趋冷淡。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更多在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这一天表达自己的爱意。传统的祈祷祭拜形式也逐渐被玫瑰花和巧克力所取代。
专家们意识到,中国传统节日都是不可再生的独特资源,只有深入挖掘其文化资源,并结合现代生活,把这些文化资源重新整合,赋予它们新的涵义,使“七夕节”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中国经济取得空前发展,然而中国人对于‘七夕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却快速流失!北本┐笱е形南到淌谡乓梦淙衔,现在倡议将“七夕节”确定为“中国情人节”并不是在与西方情人节进行竞争,而是期望通过弘扬“七夕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来守护和延续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
从2001年起连续举办了六届“七夕·红豆情人节”的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表示,以“七夕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载体,应该加以大力弘扬。
还有专家指出,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社会各界都应当尽力,特别是文化教育、媒体宣传、商家市场、旅游机构等都应当推陈出新,把传统节日文化包装得更加吸引现代年轻人。
非常巧合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正是“七夕节”。与会代表呼吁,将“七夕节”的内容列入奥运会开幕式,从而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分享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记者 杨步月 章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