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瞭望》周刊载文认为,热钱之所以让当今世界共同头疼,首先在其流入渠道的黑白混杂,难以用现成法规有效监管。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
最近一期《瞭望》周刊载文认为,热钱之所以让当今世界共同头疼,首先在其流入渠道的黑白混杂,难以用现成法规有效监管。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
中新网6月13日电 最近一期《瞭望》周刊刊载题为《严防热钱兴风作浪》的文章称,热钱流入渠道的黑白混杂,流入途径主要通过企业直接投资和个人购汇。
文章认为,热钱之所以让当今世界共同头疼,首先在其流入渠道的黑白混杂,难以用现成法规有效监管。同时引用了德意志银行近日发布的一项针对200家中国境内外企业和60名高收入个人所作的相关调查。
调查显示:热钱流入在企业方面的主要途径是“高报出口、低报进口和虚假对境内直接投资”;在个人方面则主要通过两个“合法”漏洞进行:即内地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香港每天2万元(港币至人民币)兑换额度及每天可向内地汇款8万元人民币的制度安排。
在接受德意志银行这一专题访问的企业中,52%认为“直接投资”最易操作,另有11%选择“低报进口”,10%选择“高报出口”。选择以“海外捐赠”和“地下钱庄”方式的企业,分别占被访企业的8%和5%。此外,还有17%的企业选择了“其他”方式,其中包括向员工和国内服务提供商支付外币薪酬和借外币贷款和外债等。
对个人的调查显示,有49%的受访者使用年5万美元购汇额度途径,有的受访者甚至用多达十个亲友的名义结汇,平均使用国内个人账户1.7个,海外个人使用此渠道的受访者比例更高达85%;其次常用的人民币汇兑渠道是香港银行允许每天8万元人民币电汇限额,在所有受访者中有20%使用,在香港居住的受访者中有34%使用;此外,有15%的受访者与亲友兑换,9%使用地下钱庄或黄牛的渠道,7%使用外币兑换店,7%使用现金携入的方式。
文章说央行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则将“逐利外汇”进入的合法渠道归结为七个:一是货物贸易;二是FDI项下和FDI“投注差”(即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差额)的外债直接结汇;三是个人项下结汇;四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股本融资渠道;五是服务贸易;六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FII);七是利用黄金交易、期铜等大宗商品交易进行融资性质的操作达到套利目的。
文章最后认为,渠道多元、合法与违规渠道交叉成为热钱流入的重要特征。为此,外汇管理局提出要加强对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贸易外汇收支管理,重点加强对关注类企业或地区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监管;完善个人外汇管理,加强对个人经常性转移的监管,规范个人资本项下外汇交易;加强和改进外债管理,鼓励和引导境内机构更多地使用国内资金;同时落实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外汇管理政策,加强汇兑环节的监管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