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日元等部分国际货币走弱,导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明显升值。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创出3年来的次高水平,升值1.38%。根据历史数据推测,这可能会对6、7月的贸易顺差产生小幅的下拉效应。
专家认为,近3日人民币对美元走弱,属于大幅升值后的规律性短暂回调,中期看人民币强势不改,这对有效汇率也是向上的推动因素。
对多种货币走强
进入5月份,市场普遍感受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加快。实际上,这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最快的一个月。在5月份的17个交易日里,7.69-7.65的5个整数关被连续突破,人民币几乎三四天就上一个台阶。人民币对美元平均中间价比4月份大幅升值0.71%,创出汇改后新高。
专家认为,这可能主要是受到中美战略会谈、人民币波幅放宽、美元走弱的影响。前两个因素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市场受利好消息鼓励,做多人民币。而后一个因素则实实在在地给如火如荼的人民币升值浇了一瓢油。
因美国经济疲软,房屋销售数据低于预期、非农就业人数数据不佳,5月美元指数在81.3-82.5的低点盘整,落入2002年以来的底部附近。加元、欧元等非美货币则保持高位。美元疲弱推动了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
同样,5月份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升值速度也加快,单月升值2.44%,虽不是汇改后新高,但升幅仍较大。主要原因是日本维持低利率加重日元贬值,5月份日元有效汇率创“广场协定”22年来的新低。这也推动人民币升值被动加快。
另外,人民币5月份对欧元、英镑、港元分别升值0.748%、0.936%、0.755%。其中,人民币对欧元是今年来的首次升值。从以上中间价可以看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在走高。
有效汇率显著升高
比起人民币对单一货币中间价,有效汇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情况。而实际有效汇率在名义有效汇率基础上剔除通胀影响,因此是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最佳衡量指标。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测算,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95.37,升值1.38%,汇率水平仅低于2月份的97.21,不仅是汇改以来的次高,也是3年多来的次高水平。而名义有效汇率为98.66,低于1月和2月。
汇改后直到去年8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基本没有升值,多数时间在90-93区间。去年9月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则明显走高,基本维持在94以上,这是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的最好证明。
比起汇改以前,目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4.96%,不仅远高于同期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升值幅度,也比邻近的印度、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的货币升值幅度高。这足以驳斥部分观点所认为的人民币升值过慢。
顺差或被小幅拉低
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与整体贸易顺差之间基本上找不到相关关系。但是,在人民币有效汇率与顺差间却可以发现较大的相关性。
根据我国有效汇率与贸易顺差的历史数据,近年来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滞后一两个月的贸易顺差会产生影响。
例如,今年2月份实际有效汇率97.2,创下4年来新高,升值3.2%;名义有效汇率99.05,创下汇改后的次高。伴随着2月份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尽管当月贸易顺差237亿美元保持增势,但在3月份贸易顺差剧降至68.7亿美元。
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38%,远低于2月份的升值幅度3.2%,但仍是比较高的水平。因此,预计在6月或7月、甚至8月,贸易顺差可能会受到有效汇率滞后的下拉效应影响,但下降幅度不会像2月份那么大。(记者 王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