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属性萎缩,“礼品需求”旺盛,豪华包装屡禁难止。相关专家分析——月饼打哪儿变了“味”?
“工具性送礼”折射权力寻租
过度包装并不是一个时令性话题,也非月饼独有。如此华而不实的商品,很少有人买来自己消费,最多的用途就是“馈赠佳品”。
对这样的大众消费心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员陈柏峰认为,人情社会所推崇的“礼尚往来”,变相刺激了过度包装的泛滥。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礼品不仅代表亲情、友情的良好祝愿,还更多地附加了权力寻租、拉关系求方便等内涵。
“月饼作为礼品的意义大于单纯的节日食品,在这种消费中,购买者与消费者是割裂的,在食品内涵区别不大的情况下,礼品包装所代表的档次高低就是一种身份标识。送礼如果是互惠性的(礼仪性送礼),那礼品档次就标识了自己的身份;如果是有求于人的(工具性送礼),那礼品档次就在于标识对方的身份!背掳胤逅担蘼勰闹智榭,包装是否精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双方“面子”大小,甚至“人情”冷暖。当这种意识成为共同的社会心态,过度包装就成了商家的必然选择。
节约型社会拒绝过度包装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介绍,包装的原意,首先是;ど唐吩谥圃臁⒃耸、仓储、销售中不破损,不变质,其次是对商品起到美化、宣传和增值作用。如今,超越功能与价值需要的过度包装已经成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一大“杀手”。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2亿吨生活垃圾中,1/5为包装废弃物。如果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包装,仅此一项,北京市每年可省两亿元。
过度包装也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以月饼为例,月饼包装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我国的紧缺资源。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企业每生产10万个月饼盒,包装耗材就需要砍伐4—6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树木。全国每年约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包装,相当于一个中秋节就要“吃掉”一片面积很大的森林。
全方位规范先管公务消费
今年有所改观的月饼市场并不能令人轻松:豪华包装收敛了,“月饼礼篮”、“黄金月饼”(见图)等“新创意”却层出不穷。
要遏制这股“奢华风”,周洪宇认为,不仅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治理,也要引导人们建立合理、绿色的消费观念,弘扬正确的礼仪文化,消除人情社会的“不正之风”。尤其是规范礼品市场的公务消费行为更是首当其冲。长期以来,有业务关系的单位之间、上下级部门之间习惯在节日之际相互收礼送礼并纳入公务开支,这种不必要的开销不仅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更为个别人创造了行贿受贿、权力寻租的借口,早该及时监督制止。 (纪雅林 肖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