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15”都会有一个品牌“下地狱”,这似乎已成惯例。如去年的欧典地板,今年的藏秘排油,明年我们不知道又会轮到哪个品牌。
无论欧典还是藏秘,作为企业他们都有该“下地狱”的足够道理;蛘咚,把他们打下“地狱”一点也不冤枉。但是,撇开这些个案,有些问题我们不能不思考。
首先,为什么一定是“3·15”算总账?
“3·15”是消费者的节日,特别是中国,目前消费环境并不敢恭维,这一节日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好不容易过回“节”,就要让这个“节”响动大一点。于是,无论监管部门还是新闻媒体,用心良苦甚至蓄谋已久地发现一些有问题的品牌,单等“3·15”晚上拿来曝光,实在是为了烘托节日气氛。从这一角度看,“3·15”算总账似乎也有它的道理。
但是,如果市场秩序要靠“3·15”算总账来维护,效果不会好。纵使把欧典地板或藏秘排油打入十八层地狱,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也只是惩处一两个企业而已,虽然短时间内形成全国人人喊打之声势,但是,很难靠这样的阶段性声势使市场秩序根本好转,“3·15”这一个晚上绝没有那么大神通。因此,要想根本改变,就必须在“365”上使劲,而且不能一个“365”,要坚持几个甚至几十个。
其次,要警惕打苍蝇变成打蚊子甚至捉虱子的倾向。
由于“3·15”是特别的日子,虽然企业并不像消费者一样把它当节日过,但把它“当年关闯”却是愈来愈普遍。
既然“3·15”是算总账的日子,因此提前“买糖瓜”,把“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的灶王爷——媒体和消协的嘴巴糊上,就成为许多企业对付“3·15”的法宝。不信你看,这些年来,哪家有实力的企业在“3·15”晚上出过丑?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3·15”舍不得打老虎就只能打苍蝇,久而久之甚至会今年打苍蝇,明年打蚊子,后年就只能捉虱子。
不信你看,去年的欧典品牌,人们还多少知道,而今年的藏秘排油,不少人是在“3·15”当晚才认识。倒是代言的明星名气大得多,难怪去年媒体还探讨一下欧典的“品牌造假”问题,今年舆论则全部去探讨明星代言广告的是与非了,这实乃藏秘这只蚊子,难以在热点纷繁的媒体上长久地引起关注所致。
当然,“3·15”作为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中国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有必要继续热闹下去。但是单靠这一天的热闹,难以彻底改变消费环境。而我们制造热闹的办法再不得当,只怕以后连热闹都难了。试想,如果沦落到连打蚊子、捉虱子都投鼠忌器的时候,“3·15”晚会蜕变成模范企业的表彰大会也说不定。(冉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