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是如何到来的?
牛市的到来恍如一桩迷案。谁也不知道背后的推手是谁。
但惟一可以确定的是,在2005年中期这轮牛市启动之前,一个孱弱的几乎丧失融资能力的股市已经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当时,中国的银行业改革正进入攻坚时刻,几家国有银行正在筹备上市。但多年火爆的楼市吸纳了过多的银行资金,中国的企业融资也过度依赖着银行系统。股市已很难提供此项服务。
政府当年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但收效不太明显。此时似乎只有激活股市一途,不仅可吸引楼市资金回流,还可减轻银行肩上过重的负担。
一家民间投资团队发现,2005年6月股指达到1000点附近时,中石化、招商银行、万科等几只对指数有决定性作用的权重股,缓慢地引领着大盘走到当年底的1100点!懊挥衅渌木薅钭式鸾,熊市的趋势不可能扭转!闭飧鐾哦拥囊晃环治鍪Ω嫠弑颈钦。
在人们的记忆中,上证指数回升到1100点那一刻,正是这轮牛市正式开始的标志。
此后的2006年,在楼市继续遭遇调控的背景下,股市复苏,并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
在强劲的资金支撑下,无论是当年6月恢复新股发行,还是央行加息、政府持续调控楼市,这些利空消息几乎都无法阻挡股市的上升势头。这更加坚定了人们对牛市的预期。
吊诡的是,尽管楼市资金在回流股市,却并没有导致楼价下跌。在2006年上半年,不仅楼市和股市在涨,包括纪念币、纪念邮票、黄金、大宗原材料等资产都在大涨。这客观上印证了流动性资金过剩的观点。
知名经济学专家吴敬琏近日指出,“如果没有过度流动性的存在,这样的(牛市)过程是无法持续的!本菸饩寸龇治,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合8万亿元人民币,而央行只发行了2万亿央行票据冲销,即还有6万亿元资金留在市场,在乘数效应下,等于起码有30万亿的热钱在市场上。
在这充裕资金的支撑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两家巨型国有银行先后闪亮登陆中国股市。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以金融股为代表的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16个交易日涨幅接近60%,房地产板块、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金融股带动大盘疯涨,一直攀到2807点的指数高峰。
今年1月9日,中国人寿在A股市场融资283亿元,发行价达到了18.88元,市盈率高达90多倍,但上市首日股价竟飙升一倍以上!爸泄耸僭俸,难道竟值这么多钱?”一位资深投资者困惑地说。
很多研究者发现并一再提醒市场,投资者对这几只大盘股的狂热追捧,使得大盘指数出现了虚假繁荣。据上海一家专业研究机构聚源数据研究所统计,从中国银行上市日计算起,仅十大指标股就为大盘指数贡献了626点。
但即便弄明白了这一点,投资者们还是满怀信心地挤上了这趟牛市快车。对他们极具诱惑的是,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内,国内A股市场已大涨130.4%,沪深两市的地产指数,涨幅均超过30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