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4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尽管中央决策层提出今年持续宏调、经济将向“又好又快”转轨,但仍有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拉动增长。对此,专家指出,在投资热格局仍然存在的大背景下,今年稳健偏紧的调控导向不能改变。
报道称,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专家李军杰近日表示,在一系列组合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大幅攀升的势头得以扭转,进入2006年三季度后呈逐月回落态势,经济正在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但必须注意到的是,虽然当前宏调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尚不存在调控过度的问题,投资仍有反弹可能。且由于导致本轮经济增长趋热的部分诱因依然存在,2007年经济增长偏冷的可能性很小。
李军杰认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有两股力量在实质性地推动经济增长,一股是市场本身的、完全以市场利润为基础的周期性景气循环;另一股力量则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谎灾,是地方政府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在为重工业产品提供市场需求?梢运,在目前的体制安排下,并不存在严格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投资周期结束,地方政府拥有各种正式和变通融资渠道的情况下,经济运行的平稳与否主要依靠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要摆正市场和地方政府这两股力量之间的关系和位置,不能因为看到一个孤立的重工业投资小周期趋于结束,就放松对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建设投资的调控。应当看到,目前,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体制机制基础和资源要素市场发育还并没有得到深度改革和显著优化。一方面地方政府有投资冲动,并且也有筹集资金的渠道;另一方面,资源要素价格还没有完全反映其环境和社会成本。在这种背景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投资随时可以导致工业化投资反弹。
他认为,在这种持续高速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下,重大经济结构比例失衡矛盾和资源、环境压力会不断积累,并加速恶化。因此,在地方政府依然实质性主导投资增长速度的大格局下,稳健偏紧的调控导向不能改变。(吴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