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北京、上海,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座城市;
奥运会、世博会,全球最受关注的两大盛会;
2008年,2010年,最受全球关注的两大盛会将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座城市举办,21世纪初壮丽的“双城记”将在中华大地上演——有人评价这是“最富有诗意和智慧的两次选择”。
承办奥运与世博“双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作为我国政治、文化、对外交往中心的北京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城市的上海,将以怎样的创意与风采为中华民族圆梦?处在新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将在“双会”的绚丽舞台上展示怎样的国家形象?“双会”的举办,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理念、新思索,我们又将为世界提供怎样的科技传播、友好交往、文明对话的机会?这是中华儿女的关注,也是世界瞩目之所在……
为此,本报开辟“对话·北京奥运会VS上海世博会”专栏,围绕“双城双会”进行对视、对比、对话,比较异同,反映特性,抓取亮点,解析焦点,以期吸取筹办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双会”成为我国在新世纪初起飞的两大引擎!
期待您的热诚关注、支持与参与!
对话人
阎晓明、王建新:本报驻北京记者(文中以“京”字表示)
郝 洪、田 泓:本报驻上海记者(文中以“沪”字表示)
对话
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
北京和上海的机遇
引入现代理念,城市布局、产业结构、精神风貌嬗变
京: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举国支持,表面看是申办城市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奥运、世博相继申办成功后,如何筹办、如何当好东道主,无形中就成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间的比赛和竞争了。我听到一种说法,北京举办奥运会和上海举办世博会好比是“新世纪的双城记”,这真是一个有创意的比喻。京沪两座特色鲜明的城市分别举办两个内涵截然不同的盛会,实在是一件有韵味的事情。
沪: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上海要承担金融、贸易、航运、经济“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而奥运会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展示”,世博会被赋予传播人类智慧的功能!八撬帷笔悄训镁肮,让人想起一句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京:其实,对于两城来说,最实在或最为人关注最令人欣喜的应该是机遇。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过“没有奥运北京要发展,有了奥运北京将会更快地发展”。北京明确提出“新北京,新奥运”发展战略。
说到发展,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理念的更新。北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承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把城市管理“提升一个层次”。奥运会毕竟只有短短17天;百年大计才是发展核心。这一点,稍微留意就可发现北京的城市管理正变得人性化、精细化,比如,在全国首创城市管理广播电台,开通24小时热线,“发动1500万市民帮助政府经营城市”,等等。
沪:上海在筹办世博会中新理念的特点也很突出:场馆建设方面除体现节俭原则外,一个重要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世博会为黄浦江两岸许多见证了近代史的建筑注入新活力。
京:是呵,同是办盛会,机遇面前各取所需,又有相同取向:即利用盛会机遇进行传统产业的迁移和提升。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上海宝钢下属的浦钢公司、百年老厂江南造船厂等都在搬迁调整,搬迁后的江南造船厂要建成世界最大的造船中心。北京则抓住机遇调整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搬迁了首钢和焦化厂。
沪:产业升级需要城市有点壮士断腕的气魄。世博概念带来经济发展的效应非?晒。有人算了一笔账,举办世博会,上海将投资30亿美元,带动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商业设施、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将是直接投资的10倍。而由世博带动的上海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布局的变化、城市功能的转变等等更在衍生出无限商机。
京:我手头就有一个奥运刺激经济的生动例子,即建设“水立方”,首次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膜结构建筑材料,投资方已在建厂。引进新型的建筑材料,可能带来全行业的革命。
沪:办盛会是个系统工程,不仅牵涉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硬实力,也包含主题演绎、知识产权;ず褪忻裎幕刂收庋娜砜翁。
京:是这样。北京的决策者一直在关注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承办一届奥运会,使市民“提升一个层次”。从去年起,以“礼仪北京、人文奥运”为主题,全市开展了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叫作“新奥运是机遇,新北京是目的”。
沪:这话提炼得很到位。世博会本身也是个互动的过程,在市民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过程中,上海和上海人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说到底,软实力的提升才是上海及中国未来发展的真正动力之源呵。
京:在我看来,筹办“双会”,就是要把“双城”放到国际标准上考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国内引领风气之先的上海和北京,许多方面可能还不达标。有句话叫做“践诺没有代表团”,要实现我们在申办奥运和世博时对世界的承诺,需要每一个人作出努力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