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金华11月22日电(陈健 樊国杰)年末将至,有些电动车生产企业已开始着手规划下一年度的目标,然而没想到广州一个晴天霹雳震惊全国,广州市成为了年末中国众多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关注的焦点。
2006年11月14日,广州市公安局正式对外发布通告,从12月1日开始,严禁电动自行车上路,违者一次?50元。电动自行车又一次被推上“断头台”。
电动自行车屡屡被禁
一个得到专家支持、媒体欢呼、民众欢迎、企业赚钱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却遭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围追堵截。从北京的不发展电动自行车到广州的禁止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遭遇的实在太多。面临一次又一次可以令自身灭绝的灾难。
2002年年7月31日,北京市政府宣布,北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2002年8月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所有电动自行车在本市道路上行驶”;2003年5月中旬,广西南宁市对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商店进行清查,实施了扣车、?畹惹恐菩源Ψ4胧;2003年6月1日,福州市政府规定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2003年8月1日,温州市发布规定,严禁电动自行车在市区上路行驶;2005年5月28日,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并于7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第八条规定,电动自行车在特区不予注册登记,禁止在道路上行驶,外地电动自行车一律不得进入珠海,如有电动自行车用户违反上述规定,?500元,如果一个月后逾期不交,没收的电动自行车将予以销毁。
关键之争在于利益
从北京到广州,各地政府以“难以管理、交通事故多”为由,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制、禁止。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争。因为电动自行车没有汽车有“钱途”。记者就此问题也作了调查:目前购买一辆汽车,上路之前要交购置税、车船使用税、牌照费、养路费等,还有什么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交强险等,少说也要好几万。上路了还要每年一次年检,一年一次养路费,外加道路交通通行费、违章?。一辆汽车能给财政、路政、交管、保险、石化、汽车等诸多部门及行业带来益处,也难怪一些地方政府为之所动,积极发展汽车业,机动车道越来越宽,而人行道、自行车道却越来越窄。
据统计,现在广州市有摩托车100万辆左右,电动车30万辆左右,广州市政府同时禁止摩托车与电动车,肯定会促使这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转向购买汽车,汽车的消费增加也就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看似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正如中国电动自行车的领军人物倪捷所言,这样的推动给广州人民带来的到底是“祸”还是“!蹦?汽车产销量旺盛,当然可以大幅度增加广州的GDP和增加市政府的税收,当然可以大幅度增加交通管理部门的规费和?钍杖,其“利”的一面,是其中可以有一部分转化为对市政建设投入和对弱势群体的照顾(转移支付)。那么“害”的一面是什么呢?广州的汽车将大幅度增加,交通也将严重恶化,车速缓慢,汽车每公里油耗和排污也将直线上升,而最终承担这一切后果的还是广州广大市民。
电动自行车决不能一禁了事
电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除了石油、煤炭之外能够牵引机车运动的另一种能源,电动自行车就是在全世界高呼环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真可谓生当逢时?删褪钦庋恢址仙缁岱⒄沟男滦突繁2,却遭受到诸多部门、行业的排挤,几年来一直举步唯艰,一次又一次地从“鬼门关”中逃脱出来。金华市行管办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电动自行车是新生产物,发展初期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而且它又有广阔发展前途和市场空间,政府部门应该给它更多的引导,制定相应的标准,使之规范起来,而不是图省事一禁了事,这不是有作为政府所为。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如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就采取了鼓励消费的政策,允许电动自行车上牌;南昌、合肥、长沙、长春等城市相继出台了管理办法,允许电动自行车依法登记管理后上路。而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多数国家,目前都不要求电动自行车办理牌照、驾驶执照,对其上路不作限制。而且,相当多的现代化大城市,如巴黎、东京等,还投巨资重新修建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
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电力驱动也将成为今后机车发展的方向。政府部门作为社会发展的带领人,应该统筹规划,着眼未来,使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统一。当务之急是对电动车行业加强管理,理清头绪,使电动车行业有序发展,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国家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