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日起发行凭证式国债,3年期年利率5.74%,5年期年利率6.34%”。这是近期银行门前滚动播出的一句广告语。与去年国债乏人问津不同,这次的国债销售顺利进行,部分地区顷刻售罄。国债终于回暖了。
客户心态转向保守
此次回归国债的客户心态大约可以分为三种:
图省心。从2007年8月开始,股市的跌宕起伏就没有停止过,这段时间进入股市的投资者由此产生了深深的疲倦感,与其身心疲惫、颗粒乏收,不如放入国债省心。
盼守财。这类客户通常较早进入这次的牛市行情,前期已经积累了不少收益,在乘过几次资产价值的“电梯”后,打算利用国债守护财富。
没方向。二级市场不知道是否还能参与,一级市场新股也存在变数,黄金价格、房价已然高高在上,客户对于投资去向没有了方向。
固定收益重获青睐
事实上,如果要达到保守理财、守护财富的目的,除了国债,客户还可以选择银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工商银行“稳得利”的信托理财产品,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为5.2%,3个月预期年化收益为4.5%。从时间上来说,比国债拥有更强的灵活性,可以避免利率再次上调的损失;从收益而言,该类产品至少比当前定期高1个百分点,短期内升息到这个幅度的概率不高;从信用而言,国债是“金边国债”,拥有国家信用,但银行产品同样具有很好的信用。
配置资产抵御通胀
那么是否股市震荡、国债回暖,我们就对市场失去了信心,转而把资产都投入固定收益类产品呢?这又会是一个极端。
固定收益虽然稳定,但是通常流动性差,银行产品中途退出有违约金,国债和定期退出收益率下降。这也意味着当市场有机会的时候,会错失参与的机会,所以还是需要留有部分流动性的资金。
另一方面,固定产品毕竟收益有限,如果期待抵御通胀,还是需要选择一些理财产品参与市场,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或者其他投资品种,例如黄金。只是更需要一些耐心和方法。比如,震荡期应该坚持定投,换个角度想,市场越跌,购入基金的成本越低。而同样的道理,适当补进混合型基金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收益配置。(杜俐丽)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