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对价格 管住货币
记者:应对这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卢锋:从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看,微观体制和宏观调控方针也许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搞对价格、管住货币。所谓搞对价格,就是通过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改革理顺资源配置关系,不仅指放开价格,还包含产权改革、减少管制、对外开放、控制外部性成本等一系列制度层面安排;管住货币则是控制货币增长,抑制通货膨胀。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这两条都面临新问题和新困难。在价格上,我们实行各种干预手段,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按住”物价上涨,但是如果宏观失衡根源没解决,通胀压力最终仍会释放出来,同时还存在“一边漏油,一边加油”的问题。以粮食为例,一方面限制粮食出口,对粮食出口不仅有配额而且还征税,实际上具有对粮农额外征税效应,限制了农民从市场交易中获得收益的权利;另一方面又大力补贴粮食生产。释放库存平抑粮价虽可能在短期内抑制粮价,然而如果粮食相对价格需要调整,人为抑制粮价也不利于农民形成适当的未来价格预期,并依据这一价格预期来安排明年生产的计划或决策,因而从动态过程看,这对增加未来供给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从长期看,仍然需要更多地让市场供求力量来决定粮食价格,让较少扭曲的价格信号引导农民生产决策。
在管住货币上,我理解货币学派的主张是:任何一次通货膨胀,货币扩张都是必要和充分条件;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货币过度供给也是必要和充分条件。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仅仅是货币造成的,也没有说政府是有意发票子导致通货膨胀,更没有说其他原因不重要。但是,货币学派强调,不管你现实生活的理由千千万万,最后总要通过货币来引发通货膨胀;反过来,治理通货膨胀,不可能绕过货币紧缩。问题在于,在通胀环境已经出现背景下,紧缩货币会感到疼痛,好比拔牙会出血一样。
记者:如何管住货币?
卢锋:根本问题仍是能否在认识上形成一点基本共识:虽然经济政策需要兼顾不同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工资增长等等,然而如果同时发生严重通货膨胀危险,治理通货膨胀应当具有足够优先度。如果把特定环境下政策目标轻重缓急优先度搞对了,有效操作手段设计应不存在实质困难。需要货币、汇率、财政等方面的政策配合,其中货币政策应承担较多职能。
记者:很多学者建议用财政政策反通胀,如种粮直补、关税调节进出口,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
卢锋:种粮补贴政策成本不小,需要结合经验评估其效果。从历史经验看,花费千亿元的巨额财政对粮食进行干预,绝大部分效果欠佳,相当部分“跑冒滴漏”或者转化为陈化粮,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就抑制通胀目标而言,种粮直补由于很难做到影响粮农边际产量决策因而效果有限,地方实际执行的种粮直补政策是一种收入转移手段。要想通过财政干预刺激产量,难免需要直接干预粮食价格和流通,然而上世纪90年代经验教训表明,这类政策不必要、不合理、不可取。
至于降低进口关税鼓励进口、提高出口关税抑制出口,我的看法是降低进口关税是好事,但不能把长期手段当短期工具来使用。提高出口关税则如同我上面讲的,对开放型市场经济运行具有扭曲效应。(高建锋)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