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宏调的中式智慧
作为中国第一只国家主权的财富基金,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补充,中投公司的成立充分凸显出政府之于宏观调控的艺术和智慧
对于200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来说,“流动性过!笔且桓龉丶。这个原本只在经济学教材中出现的专业术语,随着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切身体验,渐渐为公众所熟知。
而与这个关键词紧密连在一起的,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货币政策以外,还有一家公司的名字——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只国家主权的财富基金、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补充,中投公司的成立充分凸显出政府之于宏观调控的艺术和智慧。
中投公司的成立,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互相协作吸收市场上过多流动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从财政的角度来说,财政收入一直在增加,对解决流动性问题帮不了忙。有关方面一直在探讨如何在预算外创造一个机制,协助央行解决流动性问题。最后一致决定,采用央行与财政互换资产的机制:由财政发行特别债购买央行的外汇,然后再委托央行管理,由此协助央行吸收流动性。
一直以来,财政政策都是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日前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就表示,财政政策必须为防止经济出现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出力,财政政策也要有一定的紧缩力。
对于以上述方式成立中投公司的思路,李稻葵分析,根据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这种模式具有相当的优越性。从短期来看,这样的运行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中国经济过剩的流动性,因为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自动产生了非货币资产的供给,将一部分的货币从银行体系中转移出来。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运行方式也有优势,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公开市场运作,其不仅可以通过买卖财政部发行的债券来调控货币供给的数量,也可以通过买卖外汇投资公司的人民币债券来调控货币的供给。
对于投资方向,李稻葵说,外汇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应该考虑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作出贡献。国家外汇投资基金所追求的外汇投资的回报,应该尽量与中国国内宏观经济的波动形成相对冲的机制,这应是其基本的目标。简单的说就是,当中国的财政收入比较低的时候,外汇资金的回报比较高,由此来平抑国家财政的波动。
李稻葵表示,原则上讲,外汇投资基金应该投资在海外的、与中国经济本身波动相关度比较小甚至于相反的产业和地区。要避免投资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有十分特殊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公司股票上面,因为这些公司证券的上涨和下落,在很大程度上将与中国经济的波动是同向的。
如果投资在那些以本土业务为核心的外国公司上,那么与中国经济的对冲性就会提高,尽管此类证券的平均回报率不见得很高。这些公司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的服务性企业、公用事业企业、建筑企业等等。
2007宏观经济六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通胀压力
受猪肉、食用油等食品涨价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从2007年3月份的3.3%一路上扬,直至11月份的6.9%,连续9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虽然目前只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上涨,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但已经没有人怀疑中国正进入通胀抬升时期。专家预计,2007年中国CPI涨幅在4.5%至4.6%之间。老百姓关心的则是,年关将至的“菜篮子”是否依然沉甸甸。
关键词二:频繁加息
3月18日、5月19日、7月21日、8月21日、9月15日、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的这六个时间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频率之快,历史罕见。与加息一样频繁的是央行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更以1%的幅度创4年来涨幅最大。种种以“组合拳”面目出现的货币政策,都旨在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引导投资合理增长。
关键词三:人民币升值
自2005年7月21日央行启动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最初2%的“一小跳”走出“小碎步”升值、不断创新高的态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四届中欧工商峰会上表示,中国会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实现资本项下可兑换。
关键词四:中国制造
为世界人民广泛熟悉的“中国制造”,2007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虽然导火索来自美泰公司因质量问题召回中国玩具,但继而包括玩具、牙膏、食品等中国出口商品多次遭遇质量风波后,让人觉得事情似乎已不是偶然。召回显然不是单方面的“质量”原因,标准之争、技术壁垒、贸易;、媒体炒作等都是复杂的幕后推手。历时4个月遍及全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已表明政府为“中国制造”构筑诚信长城的决心。
关键词五:财产性收入
十七大报告提出将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个新提法属于统计学名词,是指通过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和房屋、车辆、收藏品等不动产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指出,实现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社会财富创造者能够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六:经济立法
中国立法机构在2007年走出了令人瞩目的步伐,《企业所得税法》提出“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物权法》提出“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ぃ魏蔚ノ缓透鋈瞬坏们址浮;《反垄断法》提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应进行两种审查,还有旨在保障民众基本利益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宏观经济指明方向的《城乡规划法》《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一系列新法律表决通过并陆续或即将施行。经济立法由框架性立法进入纵深层次,更加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实基础。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