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火热,GDP增速不断加快,而CPI增速则在8月刷新了10年高点。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指标全方位升温,不断刺激着市场的神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国内流动性过剩?未来又将如何演变?央行紧缩的力度又该怎样才算合适?
继8月份成功推出“专家学家把脉中国宏观经济”系列后,本报再邀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美林证券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瑞士信贷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巴克莱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海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副主任李命志10位中外顶级经济学家,就中国宏观经济表现及政策再度展开“风云对话”。
“通胀时代”来临尚无定论
记者:物价上涨,会否引发全面通胀形成?如何引导人们的通胀预期?
本土专家看法
通胀预期是通胀加速主因
祝宝良:
今年,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统计显示,在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中,食品价格带动了3.0个百分点。不过今年以来,粮食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在6%以内,肉、禽、蛋的生产成本基本稳定,其价格没有持续上涨的基础。3%-5%的物价涨幅在目前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属可以承受范围的。
目前,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和股市价格上升较快,资本市场即是存在泡沫,但问题尚不严重。随着对流动性过剩的调控不断取得成效,资产泡沫问题不会进一步积累。
通货膨胀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加速上涨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会导致消费、投资需求加速增长,引发新一轮物价上涨。针对居民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应加强舆论引导,坚决打击违法涨价的行为。
美元滥发是源头
刘煜辉:
通胀本质还是货币过多导致的货币贬值,源头在于美元本位制下美元的滥发。美元对中国财富的稀释作用,还有以美元等计价资产在原材料、工业标准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扼制,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日趋沉重。
未来是否会形成全面的通胀,我以为关键看预期。一旦货币贬值预期强化并扩散,人工成本的压力、地价的压力等等必然会推动制成品价格的全面上升。
现在我们的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根本还没有完全展开,我们的煤电油运的价格由于政府还能控制,还低于国际水平,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而保持低通胀的关键,主要来自于民众对于政府控制价格的信心,但这种信心能维持多久?中国已经进入了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除非把未来要推进的资源要素改革的步伐缓下来,那样情况只可能更糟,结构失衡加剧到一定程度,到那时,就不是仅仅一个通货膨胀的问题了。
未必跨入通胀时代
郭田勇:
在流动性过剩的市场条件下,我国的确面临较大的通胀的压力,但并不意味着必然进入“通胀时代”。如果我们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手段,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对流动性过剩进行有效治理,就可以遏制通胀、维护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我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未必会传导到非食品领域、形成全面通胀。当前制造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激烈竞争的中下游企业消化上游成本提高的能力较强。因此,上游价格一定幅度内的上涨并不必然会传导至中下游。
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通胀通过消费者的预期传导。因此,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稳定通胀预期显得至关重要,事实上,近期央行加息政策的着眼点就在于消除广大消费者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
连续高增长负面影响凸现
李命志:
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并且还有逐步加快的趋势。连续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强烈的价格上涨压力。尽管从表面看,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是粮食和食品,但是,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供应持续超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没有得到遏制的背景下,没有人能够保证通货膨胀仅仅是结构性的(这是与2004年价格上涨不同的背景)。事实上,由于CPI权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服务价格上涨的行政控制,价格上涨的真正压力可能更大。此外,房地产价格和其他资产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总供求关系趋于协调
张立群:
今年以来非食品价格涨幅回落,食品价格涨幅提高,并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提高,也影响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综合供给潜力与总需求增长状态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我国经济总供求关系趋于协调,供不应求和通货膨胀的可能不仅没有增加,而且未来可能出现局部的供大于求和产能过剩问题。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