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连续数年的“高增长低通胀”表述,到今年演变成了“会否通胀”的疑问。
上半年CPI上涨了3.2%,超过年调控指标0.2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这个增幅是以不断加速的形态出现的,此后的加速度会不会更快?还要持续多久?成为一些人的焦虑所在。
之所以说“一些人”,是因为对于这次涨价,确有相当的人“没什么感觉”。月薪4000元在北京不算很高的收入,但黄琼说如果不是看新闻,她压根没感觉到物价变化,“可能食品支出在我的工资中占比不是很高的缘故吧,我对这方面价格不太敏感”。
而对于下岗职工王月春来说,“还会不会再涨”则是她最想了解的“经济大势”。王月春一家三口,目前稳定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日子是精打细算着过的,我从春节后就觉得生活费用在加大。到现在,如果不降低生活质量,每月我要多花出去200块钱,再涨的话,我是真的头疼了”。
一部分人对超过50%的猪肉价格上涨无知无觉;一部分人则已对涨价焦虑到“头疼”,且这两种人都不在少数——抛却网络愤青们惯性的“道德批判”式标准,我们会发现,引发上述感觉差异的深层原因,是目前日益拉大的国民收入分配差距。
国家发改委有关分配的调研显示,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收入差距9.2倍,如果城乡合计,这个数字有可能多至21倍(这还是笔者看到的两个保守数字);此外,用以衡量一国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中国也早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
这样的收入分配差距,当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物价感受。反过来说也意味着,如果我们有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如果绝大多数人(比如王月春)能在这个体系中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那么今天这个“被中央关心、被百姓街谈巷议、被各媒体重点讨论”的价格问题,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中国近年GDP增速一直超过10%,税收增长约30%,如果多数人能合理分享这一发展成果,承受CPI上涨的能力便不会如此脆弱。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会反感主管部门“不会出现严重通胀”、“物价上涨有恢复性因素”的说法(尽管这可能是事实)——因为对相当多的低收入人群而言,这样的涨幅已经很“严重”,超过了其所认可的“恢复”范畴。
明乎震荡的深层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否则,短期弹压下去的物价,很可能以扭曲的形式再次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