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股市里闯荡,我想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有点闲心,二是有些闲钱。我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恰恰大都拥有上述条件:工作算不上特别烦心,手头基本还算宽裕。加之单位里的局域网人手一台计算机,实在是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便捷的“理财”环境。名正言顺的“正当收入”,让身边这些握惯了教鞭、过去只知在学生成绩上斤斤计较的园丁们也开始谈“股”论“经”,一个个瞻前顾后东张西望地探身股海了。
先是一万两万地摸底,再是三万五万地深探,如今不少人已升级到了十万八万有模有样地投资了。要说那渐渐鼓胀的腰包着实令人心动,可看看他们每到交易时刻的那份紧张与所受煎熬却也让人心疼。一旦股市开盘,他们干什么都心不在焉,上厕所都健步如飞,遇到天大的事也要时不时地浏览一下那瞬息万变的网页……那红红绿绿的数字,支配着每个人的心率;那上上下下的曲线,牵动着多少人的悲欢。毕竟这帮并无“外财”的工薪一族手头的那点积蓄,全都是心血与汗水的结晶,要他们一个个都有范仲淹先生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恐不太现实。所以每到下午3点过后总免不了几家欢乐几家愁,办公室里再也难寻昔日的那份恬淡与宁静,千里之外的“沪深指数”已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其实要说受影响最深的并不仅仅是“股手”们业已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和原先从容淡定的心境,更主要的是手头的这份工作。古人云:逐二兔者,不能得一。虽说股市上小有进项,但它毕竟大大地消耗了人们的精力,左右了每个人的心情。因此工作或多或少受到拖累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至少在每天开盘的那段时间内,“股手”们总是难以静下心来处理工作。有些人即便身在教室也是心系股市,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却惦记着自己在股市的浮沉。
偏偏这一现象绝非个别。据我所知,即使是一些偏远乡村,只要是能上网的地方,这种“办公室里的炒股族”就大有人在。而公务员、教师和许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参股率”更是远远高出了其他行业。这些人大都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享有一份由国家财政下拨的(其实也是每个纳税人供奉的)不算太低的薪水,可他们在“吃着碗里的”的同时,又一门心思在“锅里”大做文章,利用工作时间干起了“第二职业”——— 按某些人的精力分配比例,炒股甚至称得上是他们的“第一职业”,这样做大概与各个单位的工作纪律是大相龃龉的,至少其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难以让人恭维。我们有理由推断:随着炒股业绩的攀升,“炒股族”本职的“一亩三分地”难免一天天变得荒芜。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管操何种职业的人都要到股市上去搀合一把,进而一个个都进化(或退化?)成了“经济动物”,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来说到底是喜是忧?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没有比钱更能吸引人、更值得我们去牵挂的东西了吗?(王淦生)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