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仅相差一周时间,基金对创业板态度已发生了明显转变。
第二批创业板网下询价结果显示,基金取代券商成为网下“打新”主力,而为了获得有效申购,基金更是不惜血本给出高价。
基金参与积极性大涨
10月12日第二批创业板企业披露的网下询价申购情况显示,基金公司对创业板的谨慎态度有所改观,此次参与申购的基金数量和报价都有大幅提升,基金公司平均申购数量占比为46.35%,远远领先于券商等其他机构。
最受基金青睐的是爱尔眼科,共有177只基金参与询价,超过首批创业板“人气王”乐普医疗132只基金报价的记录。除爱尔眼科外,网塑科技、亿纬锂能成为基金集中追捧的对象,参与基金数量过百;不过,同批企业基金参与冷热不均的情况再次上演,硅宝科技、北陆药业的“待遇”不佳,参与询价的基金在50只左右。
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认为,此次基金大举参与网下申购,或许由于对未来三个月市场预期更为乐观,因此对申购策略进行了调整。首批创业板公司发行时,正是有部分基金出于对风险的担忧而放弃网下,转为无锁定期的网上申购。
高价保证高中签率
除了参与基金数量的增加,基金公司在报价方面也一改“吝啬”姿态。据统计,在询价过程中,有6家基金公司的平均报价超出了最终的发行价。不少创业板公司的最高报价都来自于基金。例如基金对爱尔眼科最高报价达43元/股,超过发行价近一倍;网塑科技、新宁物流、亿纬锂能、鼎汉技术的最高报价者也均为基金。
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首批创业板企业申购时,一些基金公司由于报价较为保守而未能成功申购,以至基金有效申购率很低。此次基金普遍提高报价,大有亡羊补牢之意。
第二批9家企业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7.19倍,略高于首批发行情况。林瑾认为,本批公司从基本面来看与第一批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市盈率被推高主要是由询价制度造成的。
“机构其实也很无奈,如果不参与创业板,万一市场表现很好,则可能损失此方面收益。”林瑾表示。
研究不足 选股趋同
记者发现,在参与第二批创业板公司询价中,基金的选择性仍趋同。
爱尔眼科、亿纬锂能、网宿科技等受到大多数基金的认同,而这些均是发行规模居前的个股,这似乎延续了基金参与第一批创业板企业申购的策略——偏爱“大盘股”。
林瑾表示,由于发行间隔太紧,基金不可能对这批公司做深入研究。据悉,大部分基金的申购策略是参考券商的报告,这也是为何基金申购选择情况较为集中。林瑾认为,机构在选择时更看重的是基本面,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市盈率普遍偏高,所以机构更看中成长性和盈利预期。
“机构对各家企业的认知度都差不多。”林瑾最后表示。(徐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