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创新和监管平衡,大咖们在财经中国V论坛上这样说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2019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国家对金融科技发展日益重视,也对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8月20日,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的第六届财经中国V论坛举行,多位业内大咖参会,共同探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加强监管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之道。
全国社?;鹄硎禄嵩崩硎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王忠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爱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在本届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金融创新趋势如何?
5G时代到来,万物互联值得期待
2019年已经过半,中国金融创新的趋势如何?中国的5G无论从通信技术还是标准建设上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5G在金融科技领域也备受关注。
在本届论坛上,全国社?;鹄硎禄嵩崩硎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王忠民表示,由于5G实现了数字化时代的传输,其解决了三大难题:一是带宽的容量大,通过5G技术可以把语音信息及时的存储、处理并加以应用;二是处理效率高,基于终端和云端之间的所有内容可以将存储和终端应用场景分离,进行社会分工;三是5G可以使成本降低,节省了金融的组合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总结了金融科技六大趋势:一是技术,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加快发展,万物互联值得期待;二是格局,市场格局上从之前的竞争走向竞合,以后会更多跨界融合,机构之间的边界会变模糊;三是模式,从具体的金融业务到科技赋能;四是重心,C端的流量慢慢在消失,更多集中在B端上;五是服务,从单维服务到无界的服务,推动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微不至”;六是监管,推动实施行为监管,利用监管科技来提升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严监管、强监管”要进一步常态化。
金融创新质量如何提升?
采用新方法激励创新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在论坛上谈到,按照专利的数量衡量,我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大专利国家,但是专利创新的质量还远远不够。
田轩认为,不能用传统的工作方法来激励创新,激励创新需要更多企业的风险投资,需要“不太积极”的二级资本市场,包括强有力的反敌意收购条款、比较低的股票流动性、持股较长的机构投资者、不太多的分析师追踪、不太频繁的信息披露,也需要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和稳定的宏观政策导向,这一套组合拳综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激励创新,真正实现利用金融的手段、金融的制度、金融的方法、金融的工具去激励创新真正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监管应该如何应对挑战?
监管新工具、新手段的探索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爱君指出,金融科技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二是欺诈风险,三是技术与制度二重性的风险,四是金融系统性风险,五是社会不稳定风险,六是信息安全问题。
谈到如何进行金融科技行为监管,李爱君表示,金融科技创新要回归法治的轨道,金融创新并不是突破禁止性的法律制度,一定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创新。同时,要加强个人信息?;ず徒鹑谙颜呓逃?,进行科学化的金融监管。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指出,监管科技、监管沙箱、创新加速器等监管新工具、新手段也不断有一些尝试。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展监管科技的应用探索,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设立或计划设立监管沙箱,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创新办公室或创新加速器,但这些监管新手段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陆书春强调,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强化监管的支撑,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风险信息采集、分析的实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可追溯性,助力解决数字化时代下金融风险的早期预警穿透以及全覆盖等问题。
在圆桌讨论环节,法国巴黎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杨望,财新智库前CFO、家族企业治理战略专家王丽媛共同就金融机构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风控问题、区块链如何助力金融科技创新提速、金融科技市场投融资现状及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财经中国V论坛是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举办的系列活动,此前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本届论坛围绕“可持续的新金融”展开,邀请数十位学界、业界专家,共同探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加强监管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之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