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陷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汽车消费陷阱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绝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购车,因此,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就对在汽车消费中出案频率最高的“陷阱”作逐一分析,希望对购车人有所帮助。
陷阱1:偷梁换柱
骗术:很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汽车知识,这一弱点常被不法车商利用,从中牟利。
对策:选择规模较大的汽车专营店或大型汽车交易市场,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陷阱2:低价为幌
骗术:在消费者和市场的多重挤压下,越来越“精明”的汽车经销商用低价车做幌子,尽可能地扩大车价范围,重点卖高价位车,以此坑骗消费者。
对策:想好自己要花多少钱买车再去车市。
陷阱3:优惠缩水
骗术:购车送车内装饰是现在很多经销商惯用的促销手法。但不良经销商赠送的装饰大多包含了水分,其实际价值往往会在经销商宣传的标准上大打折扣。
对策:消费者在选购这些有“大礼包”赠送的车型时,应该首先向比较了解市场的朋友咨询一下,或亲自去汽车装饰市场看看这些“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之后再做选择。
陷阱4:炒新概念
骗术:有些厂商为制造卖点而蓄意炒作,大打新概念的牌子,动不动就标榜“技术创新”、“与世界同步”等。
对策:要多请教专业人士,多去车市看看,做到对汽车市场心里有数。
陷阱5:加价销售
骗术:紧俏车型加价卖,一直是车市公开的秘密;褂幸恢质谴蛐鲁瞪鲜泻团抗┯Φ氖奔洳,吸引消费者排队预订,进而加价卖车。
对策: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消费计划,不要盲目跟从,不管厂家怎样调整产量计划和价格政策,都是由消费者决定的,要掌握一套科学的考量方法。
陷阱6:零公里
骗术:一些汽车在被利用车主试乘试驾时,把路码表、传感器拔掉,使路码表不走来确保零公里,这类车其实已行驶了较远的路程。
对策:一看轮胎:零公里新车的轮胎,是完全没有磨损的,包括轮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痕迹以及刺状的凸起。只要发现哪怕是最细小的轮胎磨损,而里程表显示为“0”的时候,很有可能隐藏问题。二看“跑冒滴漏”:所谓“跑冒滴漏”,是指车子行驶了一段里程,出现的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打开引擎盖,观察发动机汽缸体和汽缸盖、油底壳之间有无机油渗漏;水箱周围有无水渍;电瓶装头附近有无污染和锈蚀;空调管路的接口处有无尘土沾上。
陷阱7:贷款蒙人
骗术:有部分经销商会利用贷款手续和计算方式的复杂性以及消费者对车贷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赚取不义之财。
对策:首先要清楚商家会在哪些方面有机可乘,贷款购车时仔细查看汽车买卖合同的相关条款,然后每一环节都追问到底,在双方对合同条款无争议的情况下再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