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则与奢侈品有关的本埠新闻接踵而来,一是名车保时捷、名品屈臣氏相继进驻盛凯·摩登城,二是国庆期间济南举办了首届奢侈品展。与此同时,我惊讶地发现济南街头的好车越来越多——刚刚对甲壳虫、迷你 COOPER、现代酷派审美疲劳,就有那有钱的主儿开来了悍马、法拉利、PT漫步者、奥迪TT、捷豹XK,不久前还在朝山街见到一辆黄色保时捷911,赫然挂着鲁A牌照…… 在济南这座保守朴素的城市生活久了,早已习惯于“人人混得差不多”的生存圈子。猛然间身边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奢侈元素,心态上难免有些复杂——当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光顾这座城市时,作为“看客”的我们应该报以怎样的眼光?
曾经在泉城路上见到这样一幕:一辆银灰色的奔驰SLK200停在路边,开车的年轻男子把顶篷敞开,在树荫下悠闲地嚼着口香糖听音乐。很多路人为之侧目:“拽什么拽?一看就是暴发户!”
也有另一种人,比如当时和我一起逛街的朋友,见此情景立刻取出数码相机按下快门,一边喜孜孜地说:“街景、名车、帅哥……哇塞!没想到在济南街头也能拍到偶像剧里的场景!
一方是横加指责,一方是自得其乐,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后者的心态。
存在即合理,这个社会应该有各种层次的商品来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人们的需求。并且不同消费阶层对奢侈品的定义是不同的,影片《疯狂的石头》里,“班尼路”对于黑皮而言不也是件奢侈的“牌子货”吗?更何况,今天的奢侈品没准儿就是明天的必需品,就拿现在逐渐普及的家用轿车来说,十年前放在哪个家庭都是一件绝对的奢侈品。
除去自我炫耀的成分和“未富先奢”的浮躁心态,奢侈品对社会而言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代表了人们物质追求的最高水平,激励我们为一个更实际的目标努力打拼,同时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当我们向外地人描述自己城市的繁华程度时,也往往会搬出一大堆奢侈品作为佐证——看吧,我们济南也有法拉利、保时捷,也有兰蔻、BURBERRY、杰尼亚……奢侈品俨然成为一个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标签。
而在五花八门的奢侈品里,名车是一个能够取悦大众的特殊品类。它不像劳力士、百达翡丽只隐藏在有钱人的袖口里;人头马、轩尼诗用来犒劳富人们的胃。名车是街头流动的艺术品,让任何看到它的人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看车展不还要掏钱买票吗?如果别人肯花钱请咱“开眼”,我们何不笑纳呢?
所以,如果暂时不能成为奢侈品的“顾客”,那就坦然做一名“看客”吧,顾客们消费,看客们消遣。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亮色,给茶余饭后提供了谈资——这吃不到口的葡萄,光看着也让人口舌生津呢。(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