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2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无车日”。
去年l2月,国家建设部向全国所有城市发出了开展“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的倡议,建议把每年的9月16日到22日定为“公共交通周”,作为改善城市交通路况和当地空气质量的有益尝试。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108个城市承诺参加活动;疃诩,参加城市将以各种方式鼓励市民利用公交、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22日的“无车日”活动将是整个公共交通周的高潮,当天7时至19时,各城市都将划定一个或数个有影响的区域作为无小汽车区,也可将全市范围作为无小汽车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或公交车辆开放。
“世界无车日”活动最早起源于1998年的法国。当时有一些年轻人率先提出“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的清静。这个主张立即得到了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的大力支持,在她的倡议下,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很快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活动。随后,欧洲及北美、南美和亚洲不少城市竞相效仿,使9月22日成了“国际无车日”。至今,国际上已有超过1000个城市开展过“无车日”活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南美洲国家的城市也开始推广这项活动。
众所周知,汽车给现代文明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缔造了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速带”:车与人、车与能源、车与环境、车与社会道德、车与文明风气日益紧张的矛盾。这是越来越多的城市不得不面对的“汽车社会”问题。
速度,是汽车带给人类最大的便利之一,然而,它的这一优势也正在逐步演变成为它的劣势。行车难、停车难成了最让市民头痛的事儿。
最大的问题当然是道路的拥堵。虽然在最近几年里,许多大城市对市政建设、道路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但市民仍在感叹:拥堵的路段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多。由于停车难,又增加了道路的拥挤和堵塞。
如果说行车难和停车难还是一种“显性烦恼”的话,那汽车带来的种种环境污染,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则属于“隐性烦恼”。
汽车隆隆地驶过,马达声、喇叭声等嘈杂的声音使人变得心绪不宁。汽车最大的污染是它自身排出的废气,来自环保部门的分析显示:汽车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其中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可达自身重量的4倍。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有100个以上的城市进入“汽车社会”,所以,理应在“汽车社会”带来的矛盾积重难返之前,未雨绸缪采取措施避免乱象丛生;灰恢炙捣ň褪,我们应采取多种方式打造一种健康的“汽车社会文明”,力争把潘多拉盒子里的“恶”降至最低。
这种“汽车社会文明”包罗万象:汽车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税收政策的因势利导、环保节能的推广、开车人行车文明的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此次全国“无车日”活动应当是打造这种文明的一个有益尝试。当然,仅仅靠一个“无车日”恐怕还不足以改变“汽车社会”的负效应,更重要的是应出台更多措施,比如对行车、停车分不同时段或不同地段实行差额收费,积极推广“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战略等。(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