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和昨日贵报都报道了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部分群众为“烘托气氛”请来“演出班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跳艳舞之事。说实话,看到这些现象,我感到太滑稽了,太荒唐了。办丧事,脱衣舞,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竟能同时上演,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古人说的“亲者痛,仇着快”。
丧事上惊现脱衣舞,的确粗俗不堪,“惨”不忍睹,但这种现象并非无源之水。根据一般经验,红白喜事发生之时也就是农村热闹之时,平日里冷清惯了的老百姓,当然得抓住机遇好好热闹一番。然而,拿什么热闹呢?传统一点的当然是吹吹唢呐、唱唱戏,然而,年复一年的吹唢呐、唱戏,谁不厌倦呢?时代在发展,农村人当然也在发展,他们为了图个新鲜,这时候如果没有新的健康的休闲方式进入,脱衣舞之类俗不可耐的休闲方式乘虚而入必定是自然而然的。
出现这种现象是一种讽刺,因为脱衣舞下凸现出的是职能部门的管理麻痹。据贵报报道,该镇领导班子经紧急研究,连夜出台了规范文明办丧事的4个政府文件,并及时成立由政工书记牵头,宣传、文化、民政、共青团、妇联等相关同志参加的联合工作组,配合县有关部门对媒体反映的有关情况展开调查。由公安部门立即对电视画面出现温泉镇的相关人员进行传讯、调查。同时,为了防止不文明办丧事现象在温泉镇上演,该镇还出台了《关于建立丧事不文明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通知》,并设立丧事不文明行为举报电话,镇政府将对第一个举报人的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后,给予300元的奖金。
这种在媒体“鞭挞”下的“勤政”,一方面固然说明了地方政府应急机制完善,能迅速对这种陋习开火,但是,另一方面,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有关部门能否从长期忽视的管理漏洞中吸取教训呢?农村的文化“漏洞”能否引起关注呢?
来源:江南时报;作者:颜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