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神经肌肉缺陷、地中海贫血症,这些与生俱来的遗传性疾病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无尽痛苦。然而,不久的将来,也许只要像打预防针一样,在孕早期注射一些造血干细胞,就有望在娘胎里将这些疾病治愈。
上海交大医学遗传研究所教授黄淑帧领导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以山羊作为动物模型,将人脐血造血干细胞注射到妊娠45-55天的胎山羊腹腔中,成功构建了能够长期存活的人/山羊异种移植嵌合体,为异种器官移植、产前治疗及组织损伤修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方法。作为“十五”期间国家863在干细胞领域的重大项目,该成果昨天通过了专家鉴定。
干细胞,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多种恶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组织损伤修复等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型,以及移植后出现的排斥反应,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受到相当限制。
此次,黄淑帧课题组另辟蹊径地采用宫内移植技术,将干细胞移植的时间提前到胎儿时期。由于胎儿早期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于移植的异体细胞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自2000年起,黄淑帧课题组开始尝试着在B超的引导下,将造血干细胞注入到胎山羊腹腔,如今最早接受移植的胎山羊已经成活了2年以上。通过追踪干细胞中的荧光标记物,研究人员发现,人源干细胞在山羊的血液、肝脏、肾脏、心脏、肌肉、肺等器官中均有较高比例的分布,并能分化成相应的人组织细胞,如人肝细胞。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有可能在未来将人的细胞与动物细胞分离,提取纯粹“属于人”的细胞,然后给病人进行细胞治疗,或者直接将人/动物异种移植嵌合体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同时,人/动物嵌合体的器官还有望成为一座“制药厂”,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批量生产人源蛋白。要知道,仅人肝脏细胞就能合成4000多种人源蛋白。
紧接着,课题组用同样的方法,对怀孕12天的胎鼠注射造血干细胞,并由此使小鼠受损的肝脏获得修复。这表明,干细胞宫内移植技术在产前治疗和组织修复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与容易引发伦理争议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不同,造血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只能分化为所在器官的成熟细胞,因而回避了伦理这一敏感问题。据悉,该成果的相关论文已在国际著名杂志《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来源:上海文汇报;作者:任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