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像银行储蓄实名制,医院挂号实名制等做法在内地较为普及,而且实践表明,该方式对受贿者和号贩子确实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根据这个现成的思路,能否考虑适时实施“工程实名制”?意图很简单:就是用真名实姓来管住工程质量,用每个人的良知和责任感维护国家利益。
令人感到不妙,公众对下列现象已经开始麻木了:新建不久的大桥变成危桥,刚铺好的公路起泡翻浆,竣工的新楼即出现危险兆头……就连一些“优质”、“获奖”工程也很快露出劣质的马脚。北京近日披露,曾获得过“鲁班奖”的中国体育博物馆变为危房,它的“寿命”仅为十五年!专家因而发出呼吁: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可能要面对新一轮工程事故高发期。当然,谁都希望这个预言最好落空,但严峻的现实却无法使人感到从容。因此,“工程实名制”的引入,也许不失为一条“防漏补渗”的举措。
何谓“工程实名制”?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质量、责任、具体奖惩将是贯穿始终这一责任制的关键词。也就是说,从立项、设计、招标,到施工、监理等一个不能少,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名列“花名册”,还要定期“点名”。如果这项工程获了什么奖,那好,评审专家的名字也一并公布。请注意,这可不光是一份“责任认定书”,而且可能是一份永久的“荣誉证明”──这项工程若是创下一流,不正是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吗?例如考古学家就曾发现,在出土的精美青铜宝剑上,?刻着秦代工匠的名字。今人握着那一柄青锋,谁不心生景仰?
“工程实名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杜绝这种人介入──包揽工程时有他,举着铁锹奠基时有他,拿红包的时候有他,可当工程暴露出事故苗头,甚至垮了塌了,他们便成了“无名氏”,在人间统统遁形蒸发,只留下个别腿脚慢的“倒霉蛋”示众?尚Φ氖,事故发生后,有的官员还要出面指责一番,好象这事儿跟他从来没瓜葛。
建立健全“工程实名制”,乃是一项重要“工程”,须仰仗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如能实施,今后哪怕是修一条马路,垒一座小桥,也要为其建立明细档案,标明每个程序和各方责任人的名字,倘若在责任期限内出事,必须承担相关责任。因而,实名制还具备了一项重要功能──反腐。它肯定会对某些心怀叵测的家伙产生威慑力,因为老话说得好“人可以死,但账死不了”。当然,“工程实名制”也会带来诸多“麻烦”,甚至让人感到棘手。但是,这种“麻烦”对国家利益负责,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危,再劳神费力,也应付诸行动。不然的话,等到下一次事故高峰期来临,局面将无法收拾。
数年前,南方某市突然收到一封外国建筑公司的来函。原来这家公司于八十余年前为该市建造了一幢洋楼。这封谘询函耐心询问了楼房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修缮维护的建议。我相信,那家公司肯定不是特意来华上“诚信”课的,它只是按照规矩办事而已。但我记得,当时这事一经媒体披露,感动了许多中国人。我想象着,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出现具备这种负责精神的公司?而不是干完活一拍屁股走人,再想找到他比登天还难。总之,对“跑了和尚又找不到庙”的状况,如果任其继续下去,那就等于犯罪。
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林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