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北大、清华等几所名校加大投入是否造成了高校间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对此问题,北大校长许智宏认为,建成几所世界知名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而财政相对倾斜是一种现实选择。许智宏说:“当北大校长几年,我最苦恼的是,不知道每年国家到底会给我多少钱。创世界一流大学是个爬坡过程,不能走走停停,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投入。”(《人民日报》3月11日)
从1999年起,教育部开始推出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财政倾斜政策,受惠者就是北大等几所名牌大学,每年增加的投入约为100亿元,清华、北大各自分得18亿元;而中国义务教育在校生占各类在校生总数近80%,经费投入却不足60%,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低于30%。很显然,中国的教育投入是不均衡和不公平的,甚至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都说:“国家对少数几所学校重点投资,一两年内可以,如果长期这样做是不公平的!”
教育经费本来就欠缺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打造一两个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但这种倾斜似乎没有解决大学资金的饥渴症——北大校长喊穷了,用“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名义呼吁国家继续加大投入。难道说,没有了国家投入,就不会有一流大学产生了?
创建一流大学确实需要物质保障。不要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常遭遇经费短缺难题,再富有的大学也难免受钱的困扰。哈佛大学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间,平均每年通过校友捐赠等途径,募集到的经费为10亿美元之巨,但每年还要为下个年度的开支而发愁,以至于陆登庭校长把自己比作是“一个贫穷的国王”,可是没有哪一个一流大学会理直气壮地向政府伸手。长期的重点投入机制,已经使我们的许多名校养成了政府投入依赖。
仅靠金钱是堆不出一流大学的。就说北大吧,蔡元培主校的1917~1923年,就大半处于基本教育经费无法得到保证的时期,可这个时候开创了北大精神。在1938年的抗日烽火中创办的西南联大,不到1000人,只办了七八年,却培养出了118名中科院院士(1955年时称为学部委员),占当时全国学部委员的25%!办学的硬件条件最差,培养人才的业绩却最好,这是金钱所不能创造的奇迹。
香港学者丁学良在他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指出,一所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物质实力,二是制度,三是精神气质。现在的大学纷纷提出要在20年内创建一流的大学,仅仅把目光盯在了大学的扩招、扩建以及所谓“大学城”的建设上,似乎只要物质条件上去了,就成一流大学了。可当我们看到“校长一课堂、处长一走廊、科长一操场”,看到膨胀的教授和博导队伍,看到连“洗脚费’都能报销的高校腐败,看到学术资源被垄断、学术民主被压制、学术评价缺失公正时,一流大学的梦想恐怕正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青年报 毕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