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报道,北京大学即将进行规模庞大的拆迁,范围涉及朗润园、镜春园、全斋等区域。拆迁后,那里将建起崭新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来不少议论,许多人明确反对北大拆毁“百年老园”。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媒体报道不无误导倾向,比如报道强调将被拆迁的朗润园、镜春园等处属于“清代八大古园”之一,并且片面叙述上述建筑物的“史前史”。实际上,朗润园、镜春园等建筑经过多番变迁,早已不是旧模样。据载,现存的朗润园是上世纪60年代初北大新建的教职工宿舍,名副其实的朗润园早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掉了。镜春园也是几经浩劫,徒留其名。从尊重历史事实的角度来讲,北大将要拆迁的并非“百年老园”,更非什么“明清建筑”。
即便如此,北大拆建这几处建筑,仍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必要的抉择。虽说上述建筑并非原汁原味,但其作为明清园林的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可谓“风韵犹存”,拆建新楼后必将余味尽失。更重要的是,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北大未名湖燕园赫然名列其中。而上述建筑即属于燕园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全斋还是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1920年所建的“德才均备体健全”七斋之一。
当年参与评选的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认为:“北大的未名湖燕园的建筑,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当时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风格是上个世纪初期的建筑形式的代表,同时又具有中西结合的特征。”可见“新建筑”已成为“老古董”,即便朗润园是后来兴建的,同样属于全国重点文物;さノ,不可随意拆除。
不仅如此,朗润园等处作为北大教职工宿舍,不少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乃至大师级人物曾经或至今居住于此,由此形成了新的人文传统,对于北大精神的传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等北大名师因住在朗润园而被称为“朗润园四老”;自谓“43年居住背阴房”的周一良先生,晚年也搬到朗润园并逝于此地。这些地方留下了名师们的足迹,有着他们挑灯治学的身影,他们还为此写下了不少美文。
来此地拜访名师或瞻仰北大风采的人士也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行世?梢运,这些建筑与名师们相得益彰,成为北大校园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
这些建筑不必说待数十上百年后,即便现在也应当妥善;,或加以修缮成为名人故居,以使后学睹物思人、砥砺学业,不能动辄“辞旧迎新”。在这方面,以前吃过的亏不能算少,甚至出现过拆掉了旧的、以后又新建仿造品的闹剧。毕竟,具有;ぜ壑档慕ㄖ坏┦ケ悴豢筛吹,所以,北大方面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设规划,以免重蹈覆辙。
据报载,北大此番大规模拆建乃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点工程。追求世界一流大学固然无可非议,但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大师才有一流的大学,否则徒有高楼又有何用?如果不尊重人文精神传承,又何来大师?大学的人文传承并不仅在于学问传播,更在于大学内在精神的延续,而前辈名师、大师的行迹包括其物质遗留在内,便是展示和承继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拆了这些地方,实质上等于斩断了大学精神传承的一根纽带。
宋儒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闭馐枪胖д哂τ械木窬辰。当代大学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气度与文化传承意识。而一所大学是否具备这样的精神和文化意识,不难从诸如北大“拆园”这样的“细微”之处看出。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