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1日电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05年1月12日的一声锤响,南方“地产大王”——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斥资16亿元拿下了上海新江湾城C1地块。当时春风得意的朱孟依没想到,数月后自己会被这块“地王”噎住——由于土地款没能交清,项目被迫停工。
珠江投资并非个案,不少在上海房地产高涨时期拿地的开发商现在都面临类似遭遇。
2005年10月29日,上海三盛宏业的宝山罗店项目美兰湖颐景园开盘,售价为5350元/平方米。而让人吃惊的是,美兰湖颐景园楼面地价已达2500多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配套建设费等,其开发利润率不超过6%。
这一数字和国际房地产业的项目平均利润率6%-8%的水平基本吻合。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上海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走向微利时代。
“微利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方向,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暴利是不可能持久的,微利才是必然!蔽烂鞑欢强飧涸鹑瞬涛袢衔,“随着房价增幅的降低,土地成本的上升,管理成本的上升,以及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业的回报率必将向社会平均回报率回归!
不过,沪上地产评论人士蒋正华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行情低迷,一些有实力的开发商完全可以‘囤积’土地以待新一轮行情,而只有那些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才会被迫接受微利!
事实上,尽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如果两年不开发就收回,但政府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通常规定2到3年为开工期,所谓“闲置期”是从开工后才开始计算的,这实际上延长了收回期。“而且,由于房地产对于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不少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往往有所顾虑,而如何区分开发商对土地的‘储备’还是‘囤积’,就成了问题!苯康。(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