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华诞。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除了鲜花和掌声,更应有梳理和反思。
从1905年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京剧影片《定军山》,同时也是“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影片,到“文革”结束后的《人到中年》、《城南旧事》,再到今天
的《十面埋伏》、《无极》,中国电影百年沧桑,有曲折,也有辉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电影萎靡不振已非一日:制片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投入产出机制,自身的造血机能差;高票价将普通观众挡在门外,盗版VCD、DVD抢走了大批观众;质量上乘、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国产片乏善可陈;对后续产品开发的忽视使得资金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瓶颈……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百年之后,中国电影能否迎来新生?
在中国电影整体低迷之际,从2002年的《英雄》到2003年的《手机》,国产电影终于出现于公众话题之中,不少人也是由此进入了久违的影院。有人比喻:中国电影苍白的面孔上渐渐泛起了红晕。
从大的趋势上看,中国电影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良机。激活电影市场的一系列改革在渐次展开。
打破垄断,使资本可以“不问出处”,民营制片公司开始在票房市场大展拳脚;国家电影局出台规定,允许外商投资改造影院,并有相当的控股比例;国内电影制片领域的政策壁垒被彻底打破,原有的各大国有电影制片厂最后的特权也被彻底取消。
近年来,200多家民营制片企业,形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共同投资电影生产的新格局。2004年,中国电影故事片生产总量212部、电视电影110部、纪录影片10部、科教片30部、动画片4部。
据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预测,2005年中国电影产量将达到260余部。
有专家建议,中国电影应重视以数字电影为代表的高科技电影发展模式,降低票房门槛,让电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随意性支出”。重视电影“后产品开发”,做大做强整个电影产业链,让电影“开枝散叶”。
在百年华诞之际,中国电影的新生之路在于“回归(大众)”和创新。(来源:新华网;作者:姜辰蓉 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