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7日电 今天出版的《检察日报廉政周刊》刊文揭露了招投标中的黑幕。
一家建设公司为了能承揽到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用200多万元作为“敲门砖”,把投资方上至公司领导、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下至施工现场代表数十人拉下了水。像这样发生在公开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案例,重庆市江北区检察院近年来已查处多起。一些表面上看似措施严密的招投标活动,私下照样进行暗箱操作、权钱交易。这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
非法挂靠揽工程。从办案实践看,挂靠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小公司或农民包工队通过不正当手段挂靠在大的施工单位,获取资质后承揽工程业务。而一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为收取管理费或分得一定的工程量,以分包、联营、项目经营等方式将资质借与他人获利。如此形成了中标的是有资质的大公司,而真正施工的则是没有资质的挂靠公司。
肢解项目分利益。为照顾各方面的关系,招标单位将一个既定标段拆分成多个标段,然后将意向的中标单位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标段,同时商定由中标单位支付其他投标单位一定数额的“赔标费”,让各方利益均沾。
多头挂靠搞围标。一家施工单位挂靠数家参加投标,通过编制不同的投标方案拦网围标,从而将其他投标人排挤出局。在有的工程招投标中,甚至所有的投标单位均为一家挂靠,严重破坏了建设市场的公平竞争。
低中高算搞诈标。由于当前低标中标制比较流行,在一些工程招投标中,投标人与招标人采取欺诈的方式,在招标中附加苛刻条件或用大大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中标,将其他不明真相的投标人排除在外。然后在施工中采取变更工程量、多算工程量或材料人工费等手段提高决算价格获利。
违法分包牟暴利。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私下事先约定,将利润较大的部分收回另行分包,并以此作为投标的门槛。投标单位为顺利中标,不得不同意招标单位的无理要求。一些有资质的投标单位中标后,违法将工程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从中牟取暴利。而分包工程未经过正常的招投标程序,给违法犯罪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程涛 程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