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清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不用再为费用发愁了。清华大学8月14日对外宣布出台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这套新体系将覆盖全部家庭经济特困、贫困的学生,并在今年8月份入校的新生中全面推行:2006级新生中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最低可获每年6500元的助学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新生平均每年可获得4000元的助学金。
禁不住为清华大学打出的这张充满人文关爱的“助困牌”叫好!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贫困生的比例占到大学生总数的20%,特困生占8%。这也就是说,在现有的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至少有贫困生近400万,特困生160万,这还不包括许多隐性贫困生。现在,清华大学推出的这套新“资助体系”,明确承诺做到“两个全部”,即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解决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同时还大幅度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这无疑为所有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困难学生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样的“大手笔”,开国内高校之先河,怎不令人为之感动。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暑期,香港各高校利用高额奖学金进军内地,挑战北大清华,抢招尖子生,引发起强烈的社会震撼。于是有人建议,内地著名高校不妨也打“奖学金牌”,用高额奖学金和香港高校一决雌雄。这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因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奖学金的来源只有三条途径:一是国家财政有限的补贴和教育部教育基金会从社会上筹集的资金;二是从高校学费中抽出的经费;三是社会的捐助。而贫困生人数众多,内地各高校的奖学金每一分钱都是困难学生的“救命钱”,如果相关高校真的打出“奖学金挖人”这张牌,那就等于是从有限的助困“蛋糕”上硬切下一块。再加上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陈永灿在京港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后清华有可能也对奖学金进行调整。一时间,清华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急剧下降?上衷,清华打出的却是一张“助困牌”,这既表明了清华不“随波逐流”的决心,更向世人展示了清华关爱困难学生的宽广胸襟,实在是意义非凡。
(摘自香港《大公报》;作者:吴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