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早出晚归 中国餐馆随处可见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活跃着不少华人的身影。仅俄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内的乌兰乌德市就生活着六七千名华人,他们为乌兰乌德市和布里亚特共和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爸卸碛岩曛谩绷喜煞猛湃涨安煞昧瞬祭镅翘毓埠凸芡巢ㄋǚ蚝臀诶嘉诘率惺谐ぐ镆颍嵌曰嗽诘钡胤⒒拥淖饔酶枇烁叨绕兰,称“华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中国企业投资房地产 乌兰乌德百姓得实惠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当地居住着包括布里亚特族和俄罗斯族在内的100多个民族。根据官方截至2005年的统计,共有2231位华人在布里亚特共和国获得了就业权。
“勤劳、友善”是波塔波夫总统对华人的印象!八强斓钠笠滴黾拥胤讲普杖牒徒饩鼍鸵滴侍夥⒒恿撕艽笞饔!痹谡馕蛔芡彻氽〉拇巴,就能看到中国工人建造的民宅。据波塔波夫总统说,他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上班的时候,都能看到中国的建筑工人在辛勤工作;而每天下午下班时,还是会看到这些工人在同样的地点继续劳作。
据统计,在布里亚特共和国,从事农业的华人人口最多;其次是从事建筑业和工业的华人,各占1/3和1/4;在批发零售业、汽车修理和餐饮业方面,华人也十分活跃。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市内共有20多家中餐厅,在离总统府10分钟的步行路程内,就有当地知名的中餐厅。
乌兰乌德是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缺乏大量的劳动力,而中国劳工的到来恰恰弥补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所以当地人对到此打工和工作的华人普遍怀着友好的感情。另外,华人参与经济活动,也给当地人带来了一些实惠。据乌兰乌德市长艾达耶夫透露,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布里亚特共和国的房地产市场投资。艾达耶夫市长认为,这对于乌兰乌德市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房地产市场竞争中来,会使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降低,这样乌兰乌德的每一个市民都有能力买到自己满意的房子。波塔波夫总统对华人在当地的生活很有信心,“这里各民族相处融洽,对华人也一视同仁”。
华人华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拥有的成就,也间接加强了该共和国与中国的经贸联系。目前,布里亚特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材料、通讯器材、医疗仪器以及瓜果蔬菜等产品。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也有着紧密的合作。据波塔波夫总统介绍,未来布里亚特共和国准备加强同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社会团体人员的交流,扩大旅游、卫生保健、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七旬老人为爱出国 义无返顾帮助华人
说起华人对布里亚特的贡献,就不能不提及乌兰乌德“中俄友协”主席王嗣杰。年近七旬的王嗣杰在俄罗斯生活工作了37年,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把他带到了俄罗斯。当时还不到30岁的王嗣杰在高校补习英语的时候,结识了现在的俄罗斯太太,因为爱情,他携家带口来到了前苏联时期的乌兰乌德。
在与妻子的日常生活中,王嗣杰硬是一句一句地学会了俄文,也慢慢融入了异域的生活中。最初,他在布里亚特共和国一个集体农庄当技师,后来又在乌兰乌德市做起了建筑维修工人。凭着个人的勤奋,王嗣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前苏联国家电视广播委员会工作,1994年5月以特级翻译职称退休。在此期间,王嗣杰还在《苏联画报》杂志社任兼职翻译,为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20世纪80年代末,王嗣杰来到了莫斯科,当看到当地的华人、华侨一盘散沙的情况后,他心里非常着急。为了最大限度地联合华人的力量,王嗣杰先后同已故老华人王光明和其他华侨创建了“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以及20世纪30年代后苏联第一个华侨华人社团“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并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1994年初,王先生又联合另外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恢复了停刊的《中俄信息报》,并出任副社长兼总编辑。
“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王嗣杰家里不是很富裕,所以回家的机会也并不太多,但直到现在,王嗣杰仍然保留着一颗诚挚的赤子之心,“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我的家乡”。
1994年,王嗣杰回到了离祖国更近的乌兰乌德,并最终在这里扎下根来,安度晚年。但王老先生并没有闲着,依然为华人华侨和华商的事务而操劳。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他同当地华人华侨代表王滨江等人,于1999年建立了当地第一个华人华侨社会团体“中俄友协”,两年后又成立了“中国企业家协会”,王嗣杰也被选为两会的会长。经常有华人来向“中俄友协”求助,每次王嗣杰都是无偿地伸出援手,无论是法律咨询,还是文稿翻译,王老先生从不推辞。
王嗣杰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如今,乌兰乌德的华人华侨开始涉足建筑、房地产等产业性行业,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同时也给乌兰乌德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这让王嗣杰内心充满了欣喜。(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作者:饶彬彬 苑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