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宫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美妙的传说。相传这里是春秋晋国介之推当年所看到的“大罗仙境”。
“三清上,曰大罗”。道教认为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最上层为大罗天。大罗宫之意就是建在大罗天上的宫阙。绵山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层110米。我们现在看到的庞大建筑群是近年复修的。主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群总面积共达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巧妙地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群楼高耸,崇阁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既雍荣华贵,又古朴典雅。曾有人撰文称其“可与布达拉宫媲美”,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
据传该宫建于唐开元之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李隆基巡幸雀鼠谷,为先皇太宗在绵山部署雀鼠谷大战,得到大罗众神护佑,破敌获胜,遂专程朝拜绵山,到大罗仙境进香,为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赦命建造大罗宫。后因历代战事,几毁几复。1942年2月2日侵华日军又纵火烧毁。现在的建筑是在原五岳殿、三官殿、三清殿、玉皇阁等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一层至七层面阔五间,以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灵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为主。七层以上为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藏经阁。八层至十三层面阔9间,廊下各有10根盘龙大柱,宛如皇宫天庭,一派金碧辉煌。
众妙堂内200余众按照修旧如初原则复原的唐、宋、元、明塑像和10尊木雕、4尊铁像,工艺精湛,气韵生动,堪称国宝。讲经坛正中为太上老君大铜像,慈祥端庄,矍铄有神,坛内有赵朴初、董寿平大师等百位名家所书360平方米《道德经》木刻,选材考究,刻工娴熟,堪称一绝;煦绲钅诜从车澜讨谏癯荨叭尢熳稹(无形天尊、无名天尊、无上元君)的360平方米特制布画,借鉴山西芮城永乐宫明代壁画的风格,为国内外所罕见。诸仙殿内供奉混元老祖、正一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太初天尊等7神,均为大型樟木雕像。300平方米的布画中,反映162位神仙朝拜洪元老祖的场面,诸位神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藏经阁高雅幽静,别具一格。阁内藏书,琳琅满目,有各种经文、经典、道藏、皇帝墨宝,名人字画,典籍典章等等,是世人求知深造的好地方。
雄伟壮丽的大罗宫,两侧是神秘奇险的白云洞和白云庵。白云洞位于大罗宫北侧,百米崖壁上有一洞口,柴扉半启,是资深高道闭关辟谷之所。这里,阴雨前常有白云飘出,故称白云洞。清代乾隆年间介休名士王佑曾赋“深山多白云,洞在云深处,竟日寂无人,白云自来去”的诗句,道出了这一景观的奇妙和独特。白云庵深藏于百米悬崖上一天然石洞中,内有释迦牟尼和文殊、普贤塑像,为宋代风格。塑像身后有6块0.6平方米的石板,上面刻有《金刚经》经文,虽年深日久,但保存基本完好。在此原无径可寻的悬崖绝壁之上造像、勒石,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古人那种不畏艰险的执著追求,不禁使人叹服!现在已筑起了悬空通道,供游客观赏此庵。
来客游完了大罗宫的24个景点,就要享受从“天”而降的美妙感觉了。俯瞰宫殿空隙处片片山桃,花艳迷人,潺潺流水,处处苍翠,使人油然想起唐代诗人王建“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的诗句。今虽无缘“骑鹿”,但也做了一回由大罗而降的“先生”。岂不优哉游哉!